马首青丝络,腰间百宝刀。
旗捎霜叶下,剪拂岭猿号。
意气轻儒吏,飞扬见尔曹。
谁知杜武库,谈笑静江涛。
马首青丝络,腰间百宝刀。
旗捎霜叶下,剪拂岭猿号。
意气轻儒吏,飞扬见尔曹。
谁知杜武库,谈笑静江涛。
这首《拟古少年行》由明代诗人齐之鸾所作,描绘了一位英姿勃发的少年形象,充满了豪迈与自信。
首句“马首青丝络”,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少年骑乘骏马的场景,青丝络装饰着马首,既显出马匹的华贵,也映衬出少年的不凡气质。接着,“腰间百宝刀”一句,直接点明了少年身怀绝技,不仅武艺高强,还拥有丰富的武器装备,展现出其勇猛与准备充分的形象。
“旗捎霜叶下,剪拂岭猿号。”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壮阔的氛围。霜叶随风飘落,仿佛是旗帜在空中舞动,而山岭上的猿猴哀鸣,更添了几分悲壮与豪情。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少年行进中的壮观场面,也暗示了他即将面对的挑战与困难。
“意气轻儒吏,飞扬见尔曹。”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少年对官场儒吏的不屑,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他认为自己可以自由地翱翔于天地之间,不受束缚,这不仅是对自身实力的肯定,也是对传统束缚的一种反叛。
最后,“谁知杜武库,谈笑静江涛。”这一句运用典故,将少年比作古代的武库,即藏兵之库,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武库,因为他不仅拥有强大的武力,还能在谈笑间平息江涛,显示出其非凡的智慧与胆略。这句话不仅赞扬了少年的英勇与智谋,也暗含了对他的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拟古少年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塑造了一个充满理想与抱负的少年形象,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英雄主义的向往与追求。
淮楚襟带地,云梦泽南州。
沧江翠壁佳处,突兀起红楼。
凭仗使君胸次,与问老仙何在,长啸俯清秋。
试遣吹箫看,骑鹤恐来游。欲乘风,凌万顷,泛扁舟。
山高月小,霜露既降,凛凛不能留。
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
此意无尽藏,分付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