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撼书窗,苦雪压斑竹。
道人晚归来,窗红竹还绿。
朔风撼书窗,苦雪压斑竹。
道人晚归来,窗红竹还绿。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的场景,"朔风撼书窗"生动地刻画出北风吹动窗户的力度,仿佛能感受到刺骨的冷意。"苦雪压斑竹"进一步强化了雪之厚重,斑竹被压得弯曲,显示出坚韧中的脆弱。然而,诗人笔锋一转,"道人晚归来"暗示着主人公在艰难环境中坚韧不屈,傍晚时分依然归家,展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窗红竹还绿"则以暖色调的想象,想象即使窗外冰雪覆盖,室内仍有温暖和生机,斑竹的颜色依然鲜明,象征着希望与坚韧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室外的严冬与室内的暖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坚韧精神的赞美,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郑孝胥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其作品往往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此诗也不例外,展现了那个动荡时期的坚韧与希望。
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
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
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
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
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
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
岂意笼飞鸟,还为锦帐郎。
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
姹女真虚语,饥儿欲一行。
浅深须揭厉,休更学张纲。
故跻瀼岸高,颇免崖石拥。
开襟野堂豁,系马林花动。
雉堞粉如云,山田麦无垄。
春气晚更生,江流静犹涌。
四序婴我怀,群盗久相踵。
黎民困逆节,天子渴垂拱。
所思注东北,深峡转修耸。
衰老自成病,郎官未为冗。
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
济世数向时,斯人各枯冢。
楚星南天黑,蜀月西雾重。
安得随鸟翎,迫此惧将恐。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
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
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
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
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
水寒长冰横,我马骨正折。
生涯抵弧矢,盗贼殊未灭。
飘蓬踰三年,回首肝肺热。
长乐遥听上苑钟,綵衣称庆桂香浓。
陆机始拟誇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