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蜀道艰难路,万里行人走征戍。
招摇夜发川谷惊,回首长安满烟雾。
朔方日已催天明,朱辉散射朝霞升。
旌旗指顾豺虎静,风雨汛扫烟云清。
臣能奸君子诈父,身有妖雏不知顾。
江中鹿死始悲嗟,帐下猪惊犹躁怒。
万年枝上春风回,明明九庙无风埃。
扶鞋缀组命书重,崇邑大县华封开。
如何李父干天路,祸未单诛已交恶。
子仪不保坟土乾,淮阳岂为幽燕惧。
太宗功业三代前,煌煌建立今古传。
两宫哀笳十五曲,至今谈者犹潸然。
峨峨蜀道艰难路,万里行人走征戍。
招摇夜发川谷惊,回首长安满烟雾。
朔方日已催天明,朱辉散射朝霞升。
旌旗指顾豺虎静,风雨汛扫烟云清。
臣能奸君子诈父,身有妖雏不知顾。
江中鹿死始悲嗟,帐下猪惊犹躁怒。
万年枝上春风回,明明九庙无风埃。
扶鞋缀组命书重,崇邑大县华封开。
如何李父干天路,祸未单诛已交恶。
子仪不保坟土乾,淮阳岂为幽燕惧。
太宗功业三代前,煌煌建立今古传。
两宫哀笳十五曲,至今谈者犹潸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人在蜀道上跋涉的艰辛历程,表达了对古时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自家的不幸遭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句“峨峨蜀道艰难路”便设定了全诗的基调,蜀道以其险峻著称,此处用来象征前行道路的艰辛。接下来的“万里行人走征戍”则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漫长旅途中的孤独与坚持。
诗中还穿插了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如“两宫哀笳十五曲,至今谈者犹潸然”所述,是指唐朝后期发生的宫廷变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时光的怀念和悲悼。
此外,诗人也对自己的遭遇进行了反思,如“臣能奸君子诈父,身有妖雏不知顾”等句,透露出个人的困境与无奈。最后,“太宗功业三代前,煌煌建立今古传”则是对历史伟人成就的赞颂,同时也是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一种超然态度。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篇集怀旧、自叙与史论于一体的佳作。
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
三年无所愧,十口今同归。
汝去莫相怜,我生本无依。
相从大块中,几合几分违。
莫作往来相,而生爱见悲。
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辉。
悬知冬夜长,不恨晨光迟。
梦中与汝别,作诗记忘遗。
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
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
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
喜有贤主人,共惜残烛光。
聚散一梦中,人北雁南翔。
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幸子遇明主,陈经入西厢。
归期不可缓,倚相宜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