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结构新,黛色罨窗频。
每顾消尘念,兴言得好邻。
伊谁知树性,为我种龙鳞。
寄语如松者,林中漫隐沦。
书斋结构新,黛色罨窗频。
每顾消尘念,兴言得好邻。
伊谁知树性,为我种龙鳞。
寄语如松者,林中漫隐沦。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书斋内一株韵松的喜爱与赞美。书斋经过精心布置,窗外黛色的景致增添了几分雅致。诗人每当凝视这株韵松时,心中便生出洗涤尘埃之感,渴望拥有一个志趣相投的邻居。韵松仿佛懂得人的心意,特意为诗人种植,其枝叶如同龙鳞般排列有序。诗人借此表达对韵松的敬仰之情,并寄语那些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的人,希望他们能在生活中保持隐逸淡泊的心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北山松枌未飘花,白下风轻麦脚斜。
身似旧时王谢燕,一年一度到君家。
吾菊坡兄,细观花□,元来一般。
是鄮山佳气,胚腪长茂,鄞江润脉,滋养清妍。
移傍云霄,浓沾雨露,曾亚百花头上班。
谁知道,待芬香透了,收敛东边。笑他红紫纷然。
算眼底何曾长久看。
这秋芳自韵,不争春艳,霜根难老,偏耐风寒。
占得清名,尊为寿客,晚节谁能如此全。
千千岁,把黄金正色,照映人间。
把雪冰心,钧韶手,飞上青云时早。
红尘难染著,十年前曾坐,凤池鳌岛。
晕锦锵环,重金压带,相去能争多少。
从容何心问,到如今都领,绣春花草。
算耐处光阴,淡中滋味,世人那晓。笺天新有稿。
要归去、盘礴山阴道。
便整顿、随琴霜鹤,带石秋兰,约松乔、倚风清啸。
争奈俞音杳。明月棹、又还停了。但珍重、经纶料。
时来须做,休管急流人笑。功名尽迟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