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锁何曾断上流,临江却使五官愁。
阿童他日风偏利,容易楼船下石头。
铁锁何曾断上流,临江却使五官愁。
阿童他日风偏利,容易楼船下石头。
这首诗名为《城子山怀古(其二)》,作者是清代诗人叶佩荪。诗中以“铁锁何曾断上流”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历史上的某种坚固防御设施,暗示着曾经的军事对抗中,敌人的封锁并未能持久。接着,“临江却使五官愁”进一步渲染了江边守军的紧张与忧虑,五官皆愁,可见战事之严峻。
后两句“阿童他日风偏利,容易楼船下石头”,“阿童”可能暗指英勇少年或利器,风偏利于船只,意味着借助有利的条件,攻城的楼船能够轻易地突破防线,攻下石头坚固的城池。这不仅展示了战争策略的巧妙,也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胜败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怀古,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以及对战争智慧和命运无常的深刻理解。
夜读散原诗,矮屋环冬青。
叙乱托鬼语,叱诧来精灵。
我无寂灭想,阅世终冥冥。
万古一髑髅,黯者先逃刑。
合眼梦唐虞,糟粕遗六经。
齐民岂有术,魑魅能潜形。
竹梢寒月来,灯影如孤萤。
穷巷与世隔,人鬼无畦町。
微吟坐达旦,一鸟窥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