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荫松门,青山绿树村。
种蔬成小圃,饮水必澄源。
每究贤人乐,时同静者论。
穷通自有分,非为薄华轩。
草色荫松门,青山绿树村。
种蔬成小圃,饮水必澄源。
每究贤人乐,时同静者论。
穷通自有分,非为薄华轩。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生活画卷。首句“草色荫松门”,以草色与松门相映衬,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接着“青山绿树村”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乡村世界。
“种蔬成小圃,饮水必澄源。”这两句展现了主人对生活的细致追求,不仅在物质上追求自给自足,更注重水质的纯净,体现了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和对自然的尊重。
“每究贤人乐,时同静者论。”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交流与探讨,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穷通自有分,非为薄华轩。”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认为人生的顺逆都有其定数,不应过分追求物质的奢华,而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知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自然和谐以及精神追求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芙蓉秋水绿,河桥畔、驻马落霞明。
念苏小画楼,蠹侵花简,谢娘朱户,香冷银屏。
怅犹记、浔江留夜客,滕阁醉诗宾。
驿上信音,美人迟暮,雁边城郭,霜气凄清。
潘郎愁多少,伤情处,无奈两鬌星星。
江路晚风,三迭长是愁听。
纵彩笔殷勤,近来无准,画阑标缈,一向谁凭。
何处笛声哀怨,幽梦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