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庐岳鉴上人》
《寄庐岳鉴上人》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岳寺栖瓶锡,常人亲亦难。

病披青衲重,晚剃白髭寒。

烘壁茶烟暗,填沟木叶乾。

昔年皆礼谒,频到碧云端。

(0)
翻译
在山寺中居住,僧人持锡瓶为生,寻常人亲近都觉不易。
身患疾病,他穿着厚重的青色僧袍,夜晚剃去白须,感到寒冷。
炉火烤热墙壁,茶香在暗淡的烟雾中弥漫,落叶堆积在沟渠,已变得干燥。
回忆过去,他曾多次礼貌地拜谒,常常来到这云雾缭绕的高处。
注释
岳寺:山寺。
栖:居住。
瓶锡:锡瓶(僧人携带的容器)。
常人:普通人。
亲亦难:亲近也困难。
病披:病中穿着。
青衲:青色僧袍。
重:厚重。
晚剃:夜晚剃须。
白髭:白须。
寒:寒冷。
烘壁:烘热墙壁。
茶烟:煮茶产生的烟雾。
暗:暗淡。
填沟木叶:堆积在沟渠的落叶。
乾:干燥。
昔年:过去。
皆:都。
礼谒:礼貌拜谒。
碧云端:云雾缭绕的高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佛教僧侣生活的观察与感受。"岳寺栖瓶锡,常人亲亦难"表达了山中寺庙僧人的清贫孤寂,他们使用的瓶锡(古代煮食用的器具)都显得十分简陋,不是平常人容易亲近的生活状态。

"病披青衲重,晚剃白髭寒"则写出了老僧的艰辛与孤独。他们即使生病,也只能披着厚重的青色僧衣,晚年剃发时连白色的胡须都感受到寒冷。

"烘壁茶烟暗,填沟木叶乾"是对寺庙中简单生活的一种描绘。僧人们靠近墙壁煮茶,茶烟在室内弥漫而又显得有些昏暗;他们还要用干枯的树叶来填补道路上的沟壑。

最后两句"昔年皆礼谒,频到碧云端"表达了诗人过去常去拜访僧人的情景,那时他经常攀登到那座远离尘世、云雾缭绕的山峰之巅。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淡泊明志的出世修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僧侣生活的理解与尊重。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代柬促陈居士归

一棹东游久未归,羞囊应已典春衣。

淡烟疏柳鲈鱼市,底事流涎对落晖。

(0)

乙酉夏述怀二绝·其二

岸柳风摧更绿饶,槛花当暑自红娇。

流行一气元无息,松柏何妨独后彫。

(0)

补史十忠诗·其三丞相都督信国公文公

时平辄弃置,事迫甘前驱。

呜呼忠义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趋。

岂不寄便安,纲常乃当扶。

移檄倡诸镇,奋袂躬援枹。

川决莫我回,万险栖海隅。

天乎复不济,道穷竟成俘。

一死事乃了,吾头任模糊。

悠悠讥好名,责人无已夫。

三衢有魁相,投老作尚书。

(0)

挽绵汉简诸公

绵汉风酸动杀机,北来铁骑遍驱驰。

几千里地弓刀运,百万人家骨肉糜。

鬼哭神号无限恨,蝇蛄蚋嘬有馀悲。

平生食禄何从避,留取香名百世垂。

(0)

密庵题柱二首·其一

清钟静室破寂历,灏气空山生泬寥。

长林风送涧水急,聒枕宛似春江潮。

(0)

霜天晓角·其二中秋对月

乌云汗漫。浊浪翻河汉。

过尽千重魔障,堂堂地、一轮满。秋光还又半。

檐声初漏断。不管满身花露,已办著、二更看。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