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寺栖瓶锡,常人亲亦难。
病披青衲重,晚剃白髭寒。
烘壁茶烟暗,填沟木叶乾。
昔年皆礼谒,频到碧云端。
岳寺栖瓶锡,常人亲亦难。
病披青衲重,晚剃白髭寒。
烘壁茶烟暗,填沟木叶乾。
昔年皆礼谒,频到碧云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佛教僧侣生活的观察与感受。"岳寺栖瓶锡,常人亲亦难"表达了山中寺庙僧人的清贫孤寂,他们使用的瓶锡(古代煮食用的器具)都显得十分简陋,不是平常人容易亲近的生活状态。
"病披青衲重,晚剃白髭寒"则写出了老僧的艰辛与孤独。他们即使生病,也只能披着厚重的青色僧衣,晚年剃发时连白色的胡须都感受到寒冷。
"烘壁茶烟暗,填沟木叶乾"是对寺庙中简单生活的一种描绘。僧人们靠近墙壁煮茶,茶烟在室内弥漫而又显得有些昏暗;他们还要用干枯的树叶来填补道路上的沟壑。
最后两句"昔年皆礼谒,频到碧云端"表达了诗人过去常去拜访僧人的情景,那时他经常攀登到那座远离尘世、云雾缭绕的山峰之巅。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淡泊明志的出世修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僧侣生活的理解与尊重。
时平辄弃置,事迫甘前驱。
呜呼忠义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趋。
岂不寄便安,纲常乃当扶。
移檄倡诸镇,奋袂躬援枹。
川决莫我回,万险栖海隅。
天乎复不济,道穷竟成俘。
一死事乃了,吾头任模糊。
悠悠讥好名,责人无已夫。
三衢有魁相,投老作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