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午四月八日再礼金轮峰舍利塔》
《甲午四月八日再礼金轮峰舍利塔》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二十年来话未圆,今朝重礼窣波前。

心悬海外烟霞幻,足履云中色相捐。

遍界不曾藏面目,一峰何处论中边。

此生定遂终焉愿,坐断群峦独晏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函是在甲午年四月八日再次礼拜金轮峰舍利塔时的心境与感悟。诗中充满了对佛法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

首联“二十年来话未圆,今朝重礼窣波前”,诗人回顾了自己修行的漫长岁月,虽然心中有许多未解之谜,但今日终于有机会再次礼拜,内心充满期待与庄严。

颔联“心悬海外烟霞幻,足履云中色相捐”,诗人以广阔的视野和超脱的胸怀,将心灵比作漂浮在海外的烟霞,象征着内心的飘渺与变幻;而脚踏云中,则意味着他已超越了世俗的色彩与相貌,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颈联“遍界不曾藏面目,一峰何处论中边”,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他认为,整个世界都未曾隐藏其真我,每一座山峰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没有绝对的边界或中心,一切都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

尾联“此生定遂终焉愿,坐断群峦独晏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终点的平静接受与满足。他相信,这一生的修行已经达到了最终的愿望,能够坐在群山之中,享受那份宁静与孤独,是对自我修行的最高肯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厚理解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七十二

时行即行卓然何倚,时止即止廓尔独灵。

历万变而不我求功,住一如而不我藏用。

(0)

张监税写真求赞

幽讨厥初,湛存若虚。体明无尽,气清有馀。

太行之雪压屋,黄河之冰载车。

豹雾变文之虎,龙雷烧尾之鱼。

风烟濡腻,草木光舒。

根根尘尘了了,法法念念如如。

舂坊行者得衣钵,可信心传不在书。

(0)

汤寿乡察推写真求赞

形仪潦倒,气貌寒槁。野云自閒,岩树谁老。

性元静而妙存,体本真而空了。

幻世应诸缘,荒田不拣草。

风烟望断兮鸿影冥冥,天水相连兮秋容渺渺。

(0)

送从上人驰书至京西

衲帔蒙头自照人,月明堂上转机轮。

肯传千里鹡鸰语,要作十分棠棣春。

雪岭同风当日事,石头束篾旧时麟。

家林归卧长连稳,满眼清光不见身。

(0)

灵济桥语

此渡若非桥,不放众生过。

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

皆是接群迷,直指人这个。

如今人不知,颠倒成患祸。

坚执有为功,善恶争扬播。

学道不识心,所以尘不破。

若悟即本心,永劫无退堕。

说法非干舌,山河大地和。

行脚不曾移,举步无空过。

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

大用这无心,非福亦非祸。

于中无妄作,不异阿弥陀。

法界无别物,一菩提为座。

修桥布路为含灵,转凡成圣如行货。

游戏菩提谁得知,只恐迷情却放过。

大丈夫,莫放过,提起眉毛来继和。

大家拍手渡桥来,方笑普庵只这个。

咄,开口全音只我闻,桃花含笑乱纷纷。

心非遍界真成妄,意净情忘法法真。

(0)

證道歌·其四十

唯證乃知难可测,莫逐文章名利客。

聪明不敌死生关,五蕴皆空何苦厄。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