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秣陵春望有作·其四》
《秣陵春望有作·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松竹阴寒欲雨天,南朝古寺暮钟连。

山僧不记谁家腊,依旧楼台甲子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图景。诗人屈大均以“秣陵春望有作(其四)”为题,选取了松竹、古寺、山僧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织的氛围。

首句“松竹阴寒欲雨天”,以松竹的阴凉和即将来临的雨天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松竹常被视为坚韧不拔、高洁之士的象征,此处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坚守与孤独。

次句“南朝古寺暮钟连”,点明地点为南朝古寺,并通过“暮钟”这一意象,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感融入其中。暮钟声声,不仅提醒着时间的推移,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与变迁。

第三句“山僧不记谁家腊”,通过山僧对过往腊月的遗忘,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模糊性。山僧作为隐士的代表,他们的生活往往与世隔绝,对于外界的变迁可能并不敏感,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记忆的思考。

最后一句“依旧楼台甲子年”,以“楼台”和“甲子年”为载体,表达了尽管时间更迭,但某些事物或景象依然保持着不变的样貌。这里的“甲子年”指的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周期,意味着经历了多次轮回,某些传统或自然景观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永恒与变化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时间和生命意义的感悟,具有浓郁的哲理色彩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又诗一首

拂掠廛中碍眼尘,休将大道付人情。

堪矜自古神仙辈,持故如愚不作声。

(0)

癸巳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效沈休文八咏体作·其三不才明主弃

沃壤有多稼,良工无废材。

固知时不弃,正坐老无媒。

病骥终难驾,寒花不易开。

古来天下士,取次没蒿莱。

(0)

退步·其十

万事无如退步僧,发长懒剃貌棱层。

出言吐气多山野,逆耳之谈谁肯听。

(0)

晏如堂诗

西都执戟郎,田少家无储。

虽云贫贱不戚戚,著书防患何多虞。

柴桑避俗翁,寝迹安吾庐。

如何尚作贫士咏,更赋楚调长嗟吁。

乃知两贤蒿目忧世患,不如先生无目自晏如。

朝哦诗千首,暮对酒一壶。

木兰能歌作行雨,但闻庞婆时诵园田居。

闲携筇竹自索涂,醉或起舞嗔人扶。

幅巾深衣端可画,每叹伯时何在无人图。

往日山阳徐仲车,不闻世事唯耽书。

使君早兴合堂坐,誇今弹古定自娱。

徐能开口论事以难客,君当书空作字以晓徐。

吾知二人可同传,不知紬书太史今谁欤。

(0)

北山杂诗十首·其三

霜馀木叶脱,浩荡风千里。

簸摇茅屋下,布被冷如水。

吾侪贫亦巧,纸帐陋纨绮。

柴门任轩吼,晓梦方清美。

墙东新凿牖,朝阳催我起。

安眠愧耕者,陇月射牛耳。

(0)

和珣上人八首·其七

毁誉不入念,方知心已空。

魔宫并虎穴,还与道场同。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