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祖牧临汝,滞讼清公庭。
胥吏退雁鹜,疏帘挂寒厅。
鼓角唤幽梦,草色池塘青。
双旌引五马,驾言出郊坰。
足蹑云端屐,手展贝叶经。
税驾妙高台,几砚陈轩棂。
朱墨纷在眼,梵宇森如星。
台倾人已寂,声名蔼馀馨。
想公忘言处,角挂山中羚。
吾祖牧临汝,滞讼清公庭。
胥吏退雁鹜,疏帘挂寒厅。
鼓角唤幽梦,草色池塘青。
双旌引五马,驾言出郊坰。
足蹑云端屐,手展贝叶经。
税驾妙高台,几砚陈轩棂。
朱墨纷在眼,梵宇森如星。
台倾人已寂,声名蔼馀馨。
想公忘言处,角挂山中羚。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一位官员的追忆与敬仰之情,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其为官的清廉公正以及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首句“吾祖牧临汝”,开篇点明追忆的对象是自己的祖先,曾在汝地为官。接着“滞讼清公庭”一句,赞扬其治理有方,使得诉讼案件得以清结,公堂清明,体现了其执政能力与公正廉洁的形象。
“胥吏退雁鹜,疏帘挂寒厅”两句,通过描绘官署内景,进一步展现其为官之清正。胥吏们退去,如同雁群散去,象征着官场的肃静;而疏帘挂于寒厅,既表现了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其为官的清高与孤傲。
“鼓角唤幽梦,草色池塘青”则以梦境与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与崇敬。鼓角声唤醒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而池塘边青草的生机勃勃,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双旌引五马,驾言出郊坰”描绘了祖先出行的情景,双旌引领,五马并驾,显示出其威仪与尊贵。而“足蹑云端屐,手展贝叶经”则进一步揭示了其不仅在政务上有卓越成就,更在精神层面追求佛法,展现出其人格的高尚与全面。
“税驾妙高台,几砚陈轩棂”描述了祖先在妙高台停留,几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体现了其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而“朱墨纷在眼,梵宇森如星”则通过视觉的对比,强调了政务与佛法在他心中的重要性,朱墨代表政务,梵宇则象征佛法。
最后,“台倾人已寂,声名蔼馀馨”表达了对祖先的缅怀之情,即使台已倾倒,人已逝去,但其留下的声名依然芳香四溢,令人怀念。而“想公忘言处,角挂山中羚”则以想象的方式,描绘了祖先在山中静思冥想的场景,角挂山中羚,或许象征着其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祖先生前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其为官的清正、对佛法的虔诚以及人格的高尚,是一首充满敬仰之情的追忆之作。
南岳之僧今玄奘,西游惯见龙珠帐。
满襟萧爽金天秋,醉洒双峰雪色幛。
双峰上人昼诵经,阶前雨花深一丈。
老髯合遝献夜光,贝阙苍苍月东上。
我尝酷爱温日观,今见此画尤豪宕。
古藤千年蛟始蜕,霜骨脱落转崛强。
柔枝百尺凤下翔,翠蕤婀娜森相向。
新须旧叶更可怜,蝉翼蝇头纷万状。
下有漪兰杂奇石,意态翛然甚幽旷。
忆昔吾家汉博望,万里乘槎凌浩荡。
今朝展幛寒色来,眼底玉关冰雪壮。
亦欲因之歌远游,大呼千斛凉州酿。
雕轮试碾瀛洲路,萋萋又生芳草。
锦树垂灯,冰河试艇,约略春回琼岛。花砖步早。
看袖拂宫黄,御烟微袅。
苑柳依依,认人犹是旧时貌。
离人江上望极,倩青禽寄与,芳绪多少。
解玉烟皋,传梅水驿,别是新来怀抱。风情渐老。
自小别吴江,便疏歌笑。回首瑶京,碧天云缥缈。
问西风,玉阶芳草,门前便是天涯。
骊歌听唱彻,漫持残酒,泪满金杯。
罗衣亲拂拭,恋馀香、曾入侬怀。
暂握手匆匆,不语斜日楼台。频催。
满堂丝竹,离亭畔、恁许徘徊。
登车还在眼,玉容憔悴损,首莫轻回。
银屏人寂寂,有年时、明月重来。
算此后、翠衾梦断,梦亦疑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