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斋脉脉坐黄昏,读罢韦编自掩门。
小憩花阴成独步,满庭月色共谁论。
老来转觉尘心远,梦觉惟知夜气存。
骑马故人如见过,小奚呼酒尚能温。
空斋脉脉坐黄昏,读罢韦编自掩门。
小憩花阴成独步,满庭月色共谁论。
老来转觉尘心远,梦觉惟知夜气存。
骑马故人如见过,小奚呼酒尚能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空荡的书房中度过黄昏的情景。首句“空斋脉脉坐黄昏”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与诗人隔绝开来。接着,“读罢韦编自掩门”,诗人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直到夜幕降临才合上书卷,关上了门扉,这一细节展现了他深沉的阅读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
“小憩花阴成独步,满庭月色共谁论”,诗人短暂休息后,在花荫下漫步,四周被月光笼罩,显得格外宁静。然而,如此美景却无人共享,诗人不禁发出“共谁论”的感慨,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老来转觉尘心远,梦觉惟知夜气存”,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愈发觉得世俗的欲望与纷扰离自己越来越远,只有在梦醒时分,感受到夜晚的气息,内心得以片刻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骑马故人如见过,小奚呼酒尚能温”,即使故人来访,诗人也能从容应对,唤来小童温酒相待,体现了他对待友情的珍惜与生活态度的淡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哲学思考,既有对知识的追求,也有对自然美的欣赏,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瀛海之滨龙门高,万峰回合相腾逃。
歘忽云气随六鳌,沙蟠石走地不毛。
八水东飞漈其下,青天白日风雷号。
蛟龙窟宅掀夜涛,深不可测安可挠。
天吴海若长周遭,丰隆雨师尔所操。
上天下天直顷刻,沾洒后土如流膏。
东海仙人骑赤鲤,翱翔尽决三千水。
下悯浊世意未已,六龙鞭策风云里。
神功一敛容一指,太虚不动民安止。
柴门萧萧水之涘,但见金波堕潭底。
世人不识柱下史,曾进当年圮桥履。
余也青云一畸士,袖中三尺龙之子。
只今濩落甘泥滓,乾坤不交国士耻。
有往必复自此始,惟愿为云逐君起。
南行遵溪浒,流景何楚楚。
溪毛绣藻蘩,游鱼聚相喣。
锦石亦参错,绿发明可数。
小者如卧羊,大者如伏虎。
飞湍所磨荡,兀兀自太古。
丛薄交深春,不但蔚榛楛。
兹游倦登陟,到此一延伫。
况有令主人,意气不为忤。
担囊轻百里,一一适我所。
春花未终极,岂即怀故土。
锦江非不佳,人情薄如楮。
西游杜陵老,安得免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