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辘轳金井.客夜寄曼花楼》
《辘轳金井.客夜寄曼花楼》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四犯剪梅花

那人归后,路迢迢、水隔更兼山隔。

况我他乡,尚依人为客。蘼芜满陌。

已不是、向来浓碧。几许春光,斜阳送老,乌头啼白。

高楼梦回天已夕。记银屏掩笑,珠帐留舄。

涩尽筝丝,剩苍苔粘席。明蟾遥射。

换一种、可怜愁色。要不相思,偏听断柝,又闻哀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异乡客居的孤独与愁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远离家乡、独处异乡的凄凉景象。"那人归后,路迢迢、水隔更兼山隔",开篇即点明了离别与距离的主题,路途遥远,山水阻隔,暗示了主人公与所爱之人相隔两地的现实。

"况我他乡,尚依人为客",进一步强调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和依赖他人的情感状态。"蘼芜满陌",以蘼芜的生长反衬出环境的荒凉与主人公心境的落寞。"几许春光,斜阳送老,乌头啼白",春光易逝,斜阳西下,乌鸦的啼叫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高楼梦回天已夕",高楼之上,梦回之际,天色已晚,暗喻了主人公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助。"记银屏掩笑,珠帐留舄",回忆往昔欢乐时光,与当前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哀愁氛围。"涩尽筝丝,剩苍苔粘席",筝弦因长时间未弹而变得涩滞,苍苔粘连于席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单调乏味。

"明蟾遥射",明月高悬,虽远却能照亮夜空,象征着希望与安慰。"换一种、可怜愁色",愁容满面,难以排遣,表达了深深的忧郁之情。"要不相思,偏听断柝,又闻哀笛",即使不希望思念,却仍无法避免听到断断续续的柝声和哀怨的笛声,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愁苦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异乡客居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与愁苦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读书

却老惭无术,驱愁赖有书。

披寻穷浩渺,领略造玄虚。

窗日三竿静,炉薰一炷馀。

倦来还自哂,蠹简类蟫鱼。

(0)

用前韵送春

满眼莺花自在春,送春情绪怯愁新。

鼓琴不用戴安道,行酒却须温太真。

晚岁深交能有几,相逢烂醉莫辞频。

新条更有明年在,重与东风作主人。

(0)

饮散

懒性时难合,愁肠酒易醺。

雨声窗外过,客语梦中闻。

借问安邦策,谁堪破贼群。

可怜吾老矣,生意薄如云。

(0)

偈十六首·其二

一山南北烟霞里,两寺东西林麓间。

开眼如今浑是梦,莫言真个在庐山。

(0)

漫成·其一

生平雅志在林溪,故里尘昏未定栖。

晚向琼台谐问舍,喜当淮塞罢鸣鞞。

出郊剩喜园亭胜,策杖应须酒榼携。

随意一觞兼一咏,醉言无次亦无题。

(0)

德升尚书出示岁除用韦苏州韵前后二篇及两郎属和粲然盈轴赏叹之馀有感于中亦辄次韵书山居一时事·其一

寒宵送徂岁,青灯照华发。

天时自代谢,人事更治忽。

圣朝今中兴,正朔几书月。

未作故乡归,又见新花发。

稚女巧娱予,剪綵妆风物。

一釂婪尾觞,颓然百忧歇。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