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之有信,犹土相生植。
四端有诸己,体用归于实。
先生于实地,外方而内直。
硬作铁脊梁,许身卫社稷。
神授五字符,得大坚固力。
不为声色摇,不为利害怵。
所以坚固堂,山立而玉色。
愿言爱精神,自寿以寿国。
五常之有信,犹土相生植。
四端有诸己,体用归于实。
先生于实地,外方而内直。
硬作铁脊梁,许身卫社稷。
神授五字符,得大坚固力。
不为声色摇,不为利害怵。
所以坚固堂,山立而玉色。
愿言爱精神,自寿以寿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坚固之堂,其象征意义远超过了实体建筑。诗人以“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为出发点,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并通过“土相生植”的比喻,说明这些美德如同大地一般孕育万物。接着,“四端有诸己”表明诗人主张的全面而均衡的人格修养,而“体用归于实”则强调了这种修养必须落实在实际行动之中。
在下一部分,诗人以“先生”自称,形象地描述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外方而内直”表明的是坚守原则而不失为人圆滑。紧接着,“硬作铁脊梁,许身卫社稷”则是对这种坚定立场的具体体现,诗人愿意像坚固的建筑一样,为保护国家和百姓而献身。
“神授五字符,得大坚固力”一句,通过神秘的力量赋予诗人以坚不可摧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他能够抵御外界的诱惑和威胁:“不为声色摇,不为利害怵”。这表明了诗人的精神独立与道德自持。
最后,“所以坚固堂,山立而玉色”描绘了一座坚不可摧、庄严美丽的建筑,其色彩如同高贵的玉石。诗人希望这种精神能够传达给世人,并通过“愿言爱精神,自寿以寿国”的表述,寄托了对国家长久安宁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道德理想,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
上越参罗第四天,三柢道满实难宣。
补□慈尊光□□,谁蒙□圣□三千。
宝树常能说妙然,八功池内锁门莲。
铁网玲珑严宝柱,无住竞奏□诸天。
盈盈玉女凭珠槛,两两玉童弄绿波。
报□□分随器变,修因六行更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