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越参罗第四天,三柢道满实难宣。
补□慈尊光□□,谁蒙□圣□三千。
宝树常能说妙然,八功池内锁门莲。
铁网玲珑严宝柱,无住竞奏□诸天。
盈盈玉女凭珠槛,两两玉童弄绿波。
报□□分随器变,修因六行更无过。
上越参罗第四天,三柢道满实难宣。
补□慈尊光□□,谁蒙□圣□三千。
宝树常能说妙然,八功池内锁门莲。
铁网玲珑严宝柱,无住竞奏□诸天。
盈盈玉女凭珠槛,两两玉童弄绿波。
报□□分随器变,修因六行更无过。
这首诗描绘了弥勒菩萨上生的壮观景象,充满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上越参罗第四天”,开篇即以“参罗”象征高远的境界,弥勒菩萨超越常规,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三柢道满实难宣”,三柢道,指佛法的三大要义,难以言尽其深奥。“补□慈尊光□□”,慈尊,即慈悲之尊者,弥勒菩萨以其大慈大悲之光普照众生。“宝树常能说妙然”,宝树象征智慧与财富,常能揭示宇宙真理。“八功池内锁门莲”,八功池,代表修行的八种功德,莲花则象征着清净与升华。“铁网玲珑严宝柱”,铁网玲珑,象征法网严密,保护着神圣的宝柱。“无住竞奏□诸天”,无住,意为不滞于一物,竞奏则是众声和鸣,表达出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盈盈玉女凭珠槛”,玉女,象征纯洁与美好,凭珠槛则展现出她们优雅的姿态。“两两玉童弄绿波”,玉童,代表天真与活泼,绿波则描绘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报□□分随器变,修因六行更无过”,报应随缘,因缘果报,顺应不同器皿的变化,通过修行六度万行,达到无过境地。
整首诗通过对弥勒菩萨上生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中关于修行、因果、慈悲等核心理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雾著青旗燕尾斜,轻阴连日遍天涯。
上林已暖先催雁,细柳犹疏不碍鸦。
积润未妨铿画瑟,薄寒仍欲定流霞。
问君何事贪官事,只倚雕章念岁华。
晓参横没月沉烟,寺鼓军刀隐隐连。
初暖欲归池中地,剩寒犹属陇梅天。
遥帷曙气春篝烛,病榻邪风袭贡绵。
犹意王筠斋壁咏,玉蝫霏溜破霞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