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潇湘波上云,化为流血杜鹃身。
长疑啄破青山色,秪恐啼穿白日轮。
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
声声犹得到君耳,不见千秋一甑尘。
万古潇湘波上云,化为流血杜鹃身。
长疑啄破青山色,秪恐啼穿白日轮。
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
声声犹得到君耳,不见千秋一甑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的《闻杜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首句“万古潇湘波上云”以宏伟壮丽的意象展开,潇湘即今之湖南、湖北一带,以水网交织著称。这里的“万古”表达了时间的悠久,而“潇湘波上云”则描绘出一种历史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
接着,“化为流血杜鹃身”一句,通过杜鹃(即杜宇)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对古代忠臣、烈士的怀念之情。杜鹃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悲壮与忠诚的寓意,而“化为流血”则增添了一种哀伤和牺牲的情感。
第三句“长疑啄破青山色,秪恐啼穿白日轮”,诗人以鸟啄食石、啄穿太阳的夸张手法,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的无力感和深切忧虑。这里的“长疑”、“秪恐”都传递出一种对于历史巨轮无法阻挡的哀伤。
至于“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则是对历史事件的隐喻。“花落”可能象征着王朝的衰败,“玄宗”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而“回蜀道”则暗示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逃往蜀地的一段历史。同时,“雨收工部宿江津”则是对诗人个人经历的一种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声声犹得到君耳,不见千秋一甑尘”,通过声音传递到听者耳边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声音、自己的精神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达到永恒不朽。然而,“不见千秋一甑尘”则是对历史长河中个人渺小命运的一种无奈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现实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渺小与历史的巨流之间的关系。
葡萄邸前春雨多,典客馆下牵六骡。
将军抱持貔虎略,且与鼋鼍争水波。
江河之决虽天事,支祈安得称非祟。
佽飞剑出江水浑,浪拍芙蓉茜花细。
西来一线垂青天,天下军输集似烟。
朝廷尽食司空力,大农岁省钟官钱。
淮阴方知治粟尉,高坛何日飞旌旃。
秋郊兔尽韩卢窘,三尺青蛇捲锋颖。
到手山河掷与人,却向雌鸡纳腰领。
英雄桎足归罗网,辩士舌端空来往。
本将衣饭畜王孙,未许肝肠敌亭长。
一局残棋了项秦,五湖西子白纶巾。
贪他一颗真王印,卖却淮阴跨下人。
去年河溢徐、房间,至今填阏之土高屋颠。
齐、鲁千里何萧然,流冗纷纷满道边。
牵挽小车载家具,穴地野烧留处处。
丈夫好女乞丐不羞耻,五岁小儿皆能闲跪起。
卖男卖女休论钱,同床之爱忍弃捐。
相携送至古河边,回身号哭向青天。
原田一望如落鸦,环坐蹒跚掘草芽。
草芽掘尽树头髡,归家食人如食豚。
今年不雨已四月,二麦无种官储竭。
近闻沂、泗多啸聚,郓州太守坐调兵食愁无措。
乌鸦群飞啄人脑,生者犹恨死不早。
自古天下之乱多在山东,况今中扼二京、控引江淮、委输灌注于其中?
王会所图,禹贡所供,三吴、百粤、四海之会同。
若人咽喉,不可以一息而不通。
使君宣力佐天子,忧民痌,深谋远虑宜一知其所终,无令竹帛专美前人功。
《郓州行寄友人》【明·归有光】去年河溢徐、房间,至今填阏之土高屋颠。齐、鲁千里何萧然,流冗纷纷满道边。牵挽小车载家具,穴地野烧留处处。丈夫好女乞丐不羞耻,五岁小儿皆能闲跪起。卖男卖女休论钱,同床之爱忍弃捐。相携送至古河边,回身号哭向青天。原田一望如落鸦,环坐蹒跚掘草芽。草芽掘尽树头髡,归家食人如食豚。今年不雨已四月,二麦无种官储竭。近闻沂、泗多啸聚,郓州太守坐调兵食愁无措。乌鸦群飞啄人脑,生者犹恨死不早。自古天下之乱多在山东,况今中扼二京、控引江淮、委输灌注于其中?王会所图,禹贡所供,三吴、百粤、四海之会同。若人咽喉,不可以一息而不通。使君宣力佐天子,忧民痌,深谋远虑宜一知其所终,无令竹帛专美前人功。
https://shici.929r.com/shici/7hBQFW5C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