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并阴阳正,仁无雨露偏。
阖开知有地,奇耦自潜天。
虽焕双纹异,仍存一节坚。
薰风动蝉腹,槐绿又鸣弦。
气并阴阳正,仁无雨露偏。
阖开知有地,奇耦自潜天。
虽焕双纹异,仍存一节坚。
薰风动蝉腹,槐绿又鸣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岳珂所作的《豫庵三瑞诗·蝉竹》。诗中以蝉和竹为题材,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气并阴阳正,仁无雨露偏",描述了天地间阴阳平衡的自然法则,以及万物生长所需的雨露滋养,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认为大自然对所有生物都是公平的。
"阖开知有地,奇耦自潜天",通过蝉的鸣叫象征天地间的秘密和生命的奥妙,暗示着万物生长的秘密隐藏在大自然之中。"虽焕双纹异,仍存一节坚",赞美了蝉壳的纹理独特且坚韧,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不屈。
"薰风动蝉腹,槐绿又鸣弦",描绘了夏日微风吹过,蝉在槐树下鸣叫的生动画面,富有季节感和生活气息。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优美,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
溯词源、六飞南渡,诸家全斗才思。
丛山漠漠青如昨,独觉流光惊驶。秋到矣。
趁十幅蒲帆,错绣层层水。唐公瓢里。
见炳烛裁诗,题蕉纫碧,累月共仙袂。
劳相念,麋鹿何须爵里。太仓刚剩稊米。
鼎钟无处堪容我,聊逐沙鸥眠起。凄恻事。
问故国、交朋雨散谁同醉。浮踪远寄。
倩山作纶巾,江为罗带,牢把客愁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