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过侧溪山下》
《晚过侧溪山下》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看山妙处几曾知,落照斜明始觉奇。

皱尽衣裳纹欲裂,争先头角远相追。

松梢别放六峰出,江底倒将千嶂垂。

一路诗篇浑漫与,侧溪端的不相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guòshānxià
sòng / yángwàn

kànshānmiàochùcéngzhīluòzhàoxiémíngshǐjué

zhòujìnshangwénlièzhēngxiāntóujiǎoyuǎnxiāngzhuī

sōngshāobiéfàngliùfēngchūjiāngdǎojiāngqiānzhàngchuí

shīpiānhúnmànduāndexiāngkuī

翻译
欣赏山景的美妙之处又有几人知晓,直到夕阳斜照时分才感到它的奇特。
山峦的褶皱仿佛要把衣裳的纹理都挤裂,山峰竞相挺立,远远望去就像在追逐彼此的尖顶。
松树梢头特别突出,显露出六座山峰,江水倒映,如同千座山峦低垂于水面。
沿着这条路,我尽情吟诵诗歌,毫不吝啬,溪流边的景色也丝毫不会减少诗篇的韵味。
注释
看山:欣赏山景。
妙处:美妙之处。
几曾知:有几人知晓。
落照:夕阳。
斜明:斜照时分。
始觉:才感到。
奇:奇特。
皱尽:仿佛挤裂。
衣裳纹:衣裳的纹理。
头角:山峰的尖顶。
远相追:远远望去像在追逐。
松梢:松树梢头。
别放:特别突出。
六峰出:显露出六座山峰。
江底:江水底部。
千嶂垂:千座山峦倒映。
一路:沿着这条路。
诗篇:诗歌。
浑漫与:尽情吟诵,毫不吝啬。
侧溪:溪流边。
端的:确实。
不相亏:不会减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热爱。

“看山妙处几曾知”一句,表现了诗人在观赏山川时的那种既熟悉又新奇的心情。每次观看,都能发现新的美丽之处,体现了山水之美无穷无尽的特点。

“落照斜明始觉奇”则是说黄昏时分,阳光透过树梢投射在地面上,这种斜斜的光线,使得景物更加显得奇异而引人入胜。

接着,“皱尽衣裳纹欲裂,争先头角远相追”两句,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峰比喻为争斗不休的竞者,每一个山峰都像是想要超越别的,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竞相追逐的动态美。

“松梢别放六峰出,江底倒将千嶂垂”则描绘了景色的另一面:松树之梢独立而出,从山巅直达水底,而江中倒影中的山峦,则像是从水中生长出来的一般。

最后,“一路诗篇浑漫与,侧溪端的不相亏”表明诗人在此地所感受的美景激发了无尽的诗意,每一处风光都能成为诗歌的素材,而侧溪之美,更是让人难以忘怀,不会因时间流逝而减损。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彰显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钱张宣慰三首

种了甘棠打叠回,遮留竞凑辙辕来。
只存诗檐作行李,若问归囊清过梅。
抵为运筹咨汉杰,传闻近日筑燕台。
为言民力东南竭,好趁层霄阊阖开。

(0)

挽山居刘侯官

渥漥生出此骅骝,父子当今第一流。
争道老泉生二秀,最难锦水又三刘。
悫亡明道碑东洛,塾死文公哭婺州。
留得一家书脉在,郎君见说突烟楼。

(0)

谒申屠御史

向来汉相肃朝纳,建武中兴又说刚。
等是当年名御史,到今百世又流芳。

(0)

和韩御史题滕王阁韵

阁枕台隍暇日临,兴怀风景寄情深。
江山为友更添我,宇宙皆诗放纵吟。
不尽川流朝复夜,无穷事会古来今。
一般输与渔翁好,即是閒非不累心。

(0)

送按察王佥事除行台察院

夺去江西一福星,维扬无地着先声。
数千百里人相贺,二十四桥风便清。
只为外台要精采,更烦辣手大支撑。
劝君放缓骑驄马,怕有人来境上争。

(0)

挽溪园周知郡

记得年时试别头,得君引我上瀛洲。
当场独步眇余子,好手先拈第一筹。
锦水曾寻香戟梦,洪崖去伴赤松游。
瓣香遥致生刍敬,渺渺螺川涕泗流。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