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横排筝柱来,声声似拨楚弦哀。
愿为羽翼偕飞去,纵遇高峰誓不回。
一字横排筝柱来,声声似拨楚弦哀。
愿为羽翼偕飞去,纵遇高峰誓不回。
这首诗以“闻雁”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鸣的哀愁与诗人内心的共鸣。首句“一字横排筝柱来”,巧妙地将雁字比作筝柱,形象地展现了雁阵排列的整齐与壮观,同时也暗示了雁鸣的节奏与韵律,如同古筝之音。接下来的“声声似拨楚弦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感,将雁鸣的声音比喻为拨动楚国古琴的弦音,既传达出雁鸣的凄美,又暗含了历史的沧桑感。
“愿为羽翼偕飞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和对雁群的羡慕,仿佛自己也愿意化身为雁,与它们一同翱翔于天空,追求那份无拘无束的自在。最后,“纵遇高峰誓不回”,则展现了诗人坚定的决心和不屈的精神,即便面对艰难险阻,也绝不回头,体现了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雁鸣的哀愁,不仅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坚持的渴望与追求,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广寒宫殿,千里同云晓。
飞雪满空来,翦云英、群仙齐到。
乱飘僧舍,密处洒歌楼,闲日少。
风光好。
且共宾朋笑。
华堂深处,满满觥船掉。
梅蕊拆来看,已偷得、春风些小。
绮罗香暖,不怕卷珠帘,沈醉了。
樽前倒。
红袖休来叫。
春来心事,分付千锺酒。
午醉梦还醒,两眉愁、才消又有。
天涯远梦,归路日中迷,楚云深,孤馆静,潇洒梨花手。
回文歌罢,幽恨新兼旧。
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
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尽平芜,穷远目,认断千山首。
忆昔红颜日,金玉等泥沙。
青楼紫陌,惟解惜月与贪花。
谁信如今憔悴,尘暗金徽玉轸,藓污匣中蛇。
一事都无就,双鬓只堪嗟。
恨无情,乌与兔,送年华。
不如归去,无限云水好生涯。
未用轻蓑短棹,犹有青鞋黄帽,行处即吾家。
回首人间世,幽意在青霞。
风流心胆,直把春偿酒。
选得一枝花,绮罗中、算来未有。
名园翠苑,风月最佳时,夜迢迢,车款款,是处曾携手。
重来一梦,池馆皆依旧。
幽恨写新诗,托何人、章台问柳。
渔舟归後,云锁武陵溪,水潺潺,花片片,舣棹空回首。
夜来深雪前村路,应是早梅初绽。
故人赠我,江头春信,南枝向暖。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月明溪浅。
向亭边驿畔,行人立马,频回首、空肠断。
别有玉溪仙馆。
寿阳人、初匀妆面。
天教占了,百花头上,和羹未晚。
最是关情处,高楼上、一声羌管。
仗谁人向道,何如留取,倚朱栏看。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
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凭栏干,但有盈盈泪眼,罗襟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