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堰下泊行舟,初落帆樯暮雨收。
寒水漾烟轻似縠,微云笼月澹如秋。
登封自惜天涯去,盛事空思国史修。
达曙不眠灯耿耿,寺钟遥听在西楼。
茱萸堰下泊行舟,初落帆樯暮雨收。
寒水漾烟轻似縠,微云笼月澹如秋。
登封自惜天涯去,盛事空思国史修。
达曙不眠灯耿耿,寺钟遥听在西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行舟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盛事的怀念和无限感慨。
首句“茱萸堰下泊行舟”,设定了整个画面的场景。茱萸堰,即古代的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人心中特定的一个地方,而这里作为背景,使得整首诗增添了一份遥远和神秘感。
“初落帆樯暮雨收”一句,则描写了天边开始降下细雨的景象。帆樯,指的是船上的帆和桅杆,这里暗示着行舟即将停泊,而暮雨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郁气氛。
“寒水漾烟轻似縠”进一步渲染了秋意。这里的“寒水”,表达出秋天水凉的感觉;而“漾烟轻似縠”,则是说水面上的雾气如同细软的丝线,营造了一种静谧而迷离的氛围。
接下来的“微云笼月澹如秋”一句,则将视角转移到天空。微云笼罩着明亮的月亮,使得整个夜晚都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忧郁之中,“澹如秋”,更是深化了这种感觉,让人不禁感受到秋意的浓重。
“登封自惜天涯去,盛事空思国史修”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登封”,指的是古代帝王巡游的地方;而“天涯去”,则隐喻着往昔辉煌如今已成过眼云烟的感觉。“盛事空思国史修”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过去英雄业绩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达曙不眠灯耿耿,寺钟遥听在西楼”,则描绘了一种凌晨难以入睡的情景。达曙,即指黎明前的时刻;而“灯耿耿”,则是夜深人静之时那微弱的光亮。“寺钟遥听在西楼”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以及诗人所居的西楼,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精致的笔法描绘了秋夜行舟的景象,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
春江江水连江陌,月照行舟送行客。
蜀僧弹我绿绮琴,能使一声江水白。
一弦韽韽迟流云,再弦低似曲中君。
复有六弦七弦遍,冷冷万象散幽沉。
忽续忽断声离澌,枞枞楚楚纷横披。
错落千珠满客耳,前听后听回回喜。
倏尔夜色失天河,空馀江水微微波。
昨宵东院琵琶起,琵琶声调那足比。
自是心远意象偏,客里静尽闻如此。
促舟幽人坐抱膝,听之数起卧还立。
移舟更傍水东头,西洲将有蛟螭泣。
江帆带日开晴浦,野寺流风拂曙烟。
笑着黄冠从羽客,拜辞青笠学乘禅。
一枰慧力归空劫,半偈文心落幻缘。
归路晚逢丹荔至,扑人香艳向人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