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红树村,漫漫白沙堰。
深丛切秋禽,修竹翳长阪。
奇境在幽遐,神工启关楗。
泛滟鲸波摇,跳跃龙游宛。
玲珑变绳墨,叠皱若违反。
兰舟不即来,临渊奚缱绻。
薄暮迟客心,篷窗聊息偃。
侵宵杖策行,焉得穷其阃。
云寒月色深,渔静江光远。
嗟予事行役,徒尔登眺晚。
殷殷红树村,漫漫白沙堰。
深丛切秋禽,修竹翳长阪。
奇境在幽遐,神工启关楗。
泛滟鲸波摇,跳跃龙游宛。
玲珑变绳墨,叠皱若违反。
兰舟不即来,临渊奚缱绻。
薄暮迟客心,篷窗聊息偃。
侵宵杖策行,焉得穷其阃。
云寒月色深,渔静江光远。
嗟予事行役,徒尔登眺晚。
这首清代黎志远的《泊陈家湾睹山石奇秀迟客舟同登不至日暝独游未穷其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秋日山水画卷。首句“殷殷红树村,漫漫白沙堰”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村庄和水边的景致,红树与白沙相映成趣。接着,“深丛切秋禽,修竹翳长阪”通过深林中的秋鸟和修长的竹林,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静谧。
诗人感叹于这奇妙的境地,“奇境在幽遐,神工启关楗”,暗示了山石之奇秀非寻常可见,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随后,“泛滟鲸波摇,跳跃龙游宛”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如同鲸鱼跃动或龙腾般壮观。
“玲珑变绳墨,叠皱若违反”则形容山石的奇特形状,仿佛超越了常规的线条和纹理。然而,诗人未能等到友人乘坐的兰舟,“兰舟不即来,临渊奚缱绻”,流露出对友人未至的遗憾和独自游赏的寂寥。
傍晚时分,“薄暮迟客心,篷窗聊息偃”,诗人倚窗休息,心中期待着友人的到来。夜晚来临,“侵宵杖策行,焉得穷其阃”,他独自探索,希望能深入这美景的深处。最后两句“云寒月色深,渔静江光远”,描绘了月夜下的江面,渔舟静谧,江光悠远,诗人感叹自己因旅途劳顿,只能在黄昏时分登眺,未能尽享此地的全部美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陈家湾的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未至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旅行中未能尽兴的惋惜之情。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
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
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
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
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
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
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
残岁连人日,同云暗海涯。
晨开才曭晃,暮集复交加。
野色铺霜缟,秋光散玉葩。
老夫僵不扫,稚子走争拿。
皎洁欺梅萼,严凝禁草芽。
饿彪迷旧穴,惊雁失圆沙。
有客方誇酒,何人欲斗茶。
南山歌禹甸,西国想毗耶。
弄日乌薪熟,围风翠幕遮。
岂知春霁好,万物动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