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春始寒,霜菊晚愈好。
朝来出细粟,稍觉芳岁老。
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
晨光虽照耀,秋雨半摧倒。
先生卧不出,黄叶纷可扫。
无人送酒壶,空腹嚼珠宝。
香风入牙颊,楚些发天藻。
新荑蔚已满,宿根寒不槁。
扬扬弄芳蝶,生死何足道。
颇讶昌黎翁,恨尔生不早。
越山春始寒,霜菊晚愈好。
朝来出细粟,稍觉芳岁老。
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
晨光虽照耀,秋雨半摧倒。
先生卧不出,黄叶纷可扫。
无人送酒壶,空腹嚼珠宝。
香风入牙颊,楚些发天藻。
新荑蔚已满,宿根寒不槁。
扬扬弄芳蝶,生死何足道。
颇讶昌黎翁,恨尔生不早。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景象,通过对越山春寒、霜菊等自然物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中“朝来出细粟,稍觉芳岁老”两句,不仅形容了自然界的变化,更隐喻着诗人的年华老去,对于美好的东西无法长久保持的无奈。
“孤根荫长松,独秀无众草”写出了菊花在寒冷中依然坚守自己的姿态,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得到诗人由衷的赞赏。然而,即便是这样的菊花,也无法逃脱秋天的摧残,“晨光虽照耀,秋雨半摧倒”表达了自然力的无情。
“先生卧不出,黄叶纷可扫”则转向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表现出诗人因年迈体弱而不能外出的况状,以及对生命易逝的感伤。诗中“无人送酒壶,空腹嚼珠宝”两句,既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最后,“颇讶昌黎翁,恨尔生不早”则是对历史上的高人雅士的怀念,以及对于自己不能与之同代的遗憾。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苏轼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复杂心境。
西戎板屋诗所录,瓯闽万里同风俗,风吟日暴雨所沐。
巧匠引绳如解玉,溪民得之亟乘屋。
既轻且坚尺度足,可怜童我南山木。
君不见曹瞒邺下铜雀台,陶土作瓦何壮哉。
台倾基平瓦尚在,凿为大研奇且瑰。
君不见黄州使君誇竹楼,剖竹俛仰相绸缪。
琮琤最宜雨中听,击考有类鸣琳球。
铜雀幺么何足摹,箨龙燥轻易焚如。
不如杉屋寿且姝,风雨不动何渠渠。
嗟予抱衅谪蛮夷,如人体瑰欣解衣。
数椽破屋亦不恶,仰见星宿相参差。
鸱鸮作室庇风雨,鹪鹩巢林安一枝。
凌云大厦鬼所窥,衡门之下可栖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