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其五》
《余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其五》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阮]韵

夫子固真亮,刚劲如何远。

玉骨定含秋,出语便清婉。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余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其五)》。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汪履道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夫子固真亮,刚劲如何远。”开篇即以“夫子”称呼汪履道,表达了对他的尊敬与欣赏。“真亮”形容其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刚劲”则赞扬其性格坚韧不拔。然而,“如何远”一词似乎在表达一种距离感或遗憾,暗示着两人虽情谊深厚,但可能因某种原因而难以常相聚首。

“玉骨定含秋,出语便清婉。”接着,诗人以“玉骨”比喻汪履道的高洁品格,如同秋日中的玉石一般纯净无瑕。“含秋”不仅指季节,也暗喻着深沉、内敛的气质。“出语便清婉”则是对汪履道言辞的赞美,形容其话语如秋水般清澈,又如琴音般婉转动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离愁别绪。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细腻,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送懿上人持钵潜川

坐觉青山忽上心,着鞭来欲故人寻。

万松未放孤云过,一饭共听幽鸟鸣。

莫厌崎岖穷野径,须怜料峭结春阴。

潜川耆旧如相问,千里长同月一襟。

(0)

种田庵

古人即耒耜,自有中田庐。

看君种田庵,名异实则如。

涤场归去来,宫功不容纾。

(0)

彦嘉通守当今之俊伟人也余心向慕之常以未获识君为恨兹因孔纯老遂有邂逅之适其何幸如此将归纯老置酒饯别仆实预坐酒数行纯老丐诗于彦嘉以记坐上笑谈之乐顷刻扫数百言挥毫落纸云烟飞动永叔所谓盈前尽珠玑一一难简汰者殆谓是邪索鄙句不敢以固陋辞辄和北庄二诗奉呈·其一

春寒不肯去,谷雨犹裌衣。

溪流滟池塘,远看绿生漪。

识君恨不早,语离我心悲。

行行欲何往,丞郡金房西。

(0)

应资深康乐园四咏·其一

溪头柳色春无际,溪水浮天一张纸。

东君戏草康乐园,旋入夭桃与繁李。

乱花无数不知名,往往倚槛窥前楹。

有时酒恶吐欲死,先生来约花间行。

(0)

再用前韵谢张济之见和

我欲访蓬莱,长笑挹浮丘。

此身插两翼,泠然御飕飗。

楼台耸琼瑶,草木丛珠球。

周旋于其间,不知尘世忧。

愿言久未遂,俛仰今白头。

茅斋夜飞雪,碎玉敲风瓯。

平生铁石肠,化作绕指柔。

年饥百无赢,接新待来麰。

君才似雕鹗,脩翎正横秋。

冲天在不日,入侍岩廊游。

(0)

大梁食李有感呈彦时兄

葵花已过荷花繁,南风入户清而温。

担头有李初入眼,令人引脰怀家园。

三年为客在两处,李熟未果登清樽。

翻思整冠诚可乐,何苦钻核辄不存。

急宜买冰致凝凛,全胜汲井供潺湲。

小床方簟嚼春雪,一实自可轻玙璠。

扁舟行逐东南奔,回首稻粱江上村。

相欢孰若弟与昆,古来唱和须篪埙。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