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秋逾洁,青宵永夜清。
辉光澄万里,形影静三更。
乌鹊飞难定,蚊龙睡亦惊。
何当兵气靖,守内得文明。
月到秋逾洁,青宵永夜清。
辉光澄万里,形影静三更。
乌鹊飞难定,蚊龙睡亦惊。
何当兵气靖,守内得文明。
此诗描绘了秋夜之月的纯净与宁静之美。首句“月到秋逾洁”直接点明了秋月的特别之处,秋日的月色更加纯净,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着,“青宵永夜清”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朗,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光温柔地包裹。
“辉光澄万里,形影静三更”两句,通过“辉光”和“形影”的描绘,展现了月光普照下万里的广阔景象以及夜深人静时的寂静氛围,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而“乌鹊飞难定,蚊龙睡亦惊”则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乌鹊和蚊龙的反应,侧面烘托出月光的明亮与穿透力,同时也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最后,“何当兵气靖,守内得文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战乱平息,国家安定,人民得以享受文明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翰林置酒冬之严,庶羞罗列穷脆甘。
有馈奇味众莫觇,久秘不出须宾酣。
红炉炽炭发其钳,金钟一引连四三。
满坐诧美欢笑谈,肯复重顾蛏与蚶。
京都贵人粱肉厌,远致异物无微纤。
骈珍错怪百类兼,何久遗此不得参。
乃知物用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