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妇病自春晚始剧至六月四日竟不复生感触所缘记以哀响都得二十三章焚之榇前以代诔哭·其二十一》
《妇病自春晚始剧至六月四日竟不复生感触所缘记以哀响都得二十三章焚之榇前以代诔哭·其二十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小儿不识悲,但为索乳啼。

大儿面如墨,对我常呜咿。

慰使弗呜咿,我泪纷已垂。

又恐伤亲心,苦作吞声悲。

吞声亲不闻,汝魂应闻之。

我同汝子哭,汝还亲切窥。

泪尽究奚益,不哭难强支。

一瞬十八年,缘尽复何期?

两儿汝骨血,汝当魂护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的困境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母亲对孩子们深切的关爱和无奈的情感。

首句“小儿不识悲,但为索乳啼”,描绘了小孩子的纯真无知,他们只会因为饥饿而哭泣,不懂得悲伤。接着,“大儿面如墨,对我常呜咿”则描述了稍大的孩子可能因为其他原因(可能是疾病或疲劳)而显得疲惫不堪,对着母亲发出呜咽的声音。

“慰使弗呜咿,我泪纷已垂”表现了母亲试图安抚孩子,但看到孩子痛苦的样子,她自己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接下来的“又恐伤亲心,苦作吞声悲”则揭示了母亲内心的矛盾——她不想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悲伤,以免加重他们的痛苦,于是选择默默承受。

“吞声亲不闻,汝魂应闻之”表达了母亲希望即使自己无法得到孩子的理解,也希望孩子的灵魂能够感受到她的爱和关怀。最后,“我同汝子哭,汝还亲切窥”则想象着如果自己和孩子一起哭泣,孩子或许能感受到这份情感的连结。

“泪尽究奚益,不哭难强支”表明了母亲在情感上的挣扎,即使泪水流干也无法解决问题,但如果不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内心会更加难以承受。最后,“一瞬十八年,缘尽复何期?”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生命无常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复杂,以及面对生命困境时的无助与坚强。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南乡子·其六荆州元夕

枉渚与回蹊。楚雾秦烟望转迷。

相伴王孙千里去,东西。蝴蝶成团杜宇啼。

(0)

鹧鸪天·其二易门小饮

翠斝青樽旅思消。酒楼斜映绿杨桥。

瓮头霞色如妆面,帘脚风流似舞腰。

同醉处,可怜宵。障泥未解玉骢骄。

青衫不湿江州泪,已许狂歌托圣朝。

(0)

天仙子·其一和湘真春夜韵

淡淡双眉萦远岫。草草凉襟还小袖。

曲廊深处为侬来,随夜漏。乌栖后。

枕臂啼痕红欲透。抚抱纤腰春更瘦。

凝怨横波娇不溜。如思如懊转宜人,看巾绣。

嗔相扣。痛惜肯教衾浪皱。

(0)

角招·其二次黄伯阳苕溪舟中韵

暮云起。苕溪上,画桡荡漾春水。道人烟浪里。

信笔赋诗,千古无此。吴头楚尾。问旧日、陶朱邻里。

撷得江蓠寄远,向天角歇孤帆,且行行休矣。吟倚。

柳阴傍晚,花期暗数,芳事今余几。旧游难屈指。

化鹤归来,依然城市。纷纭闹紫。岂不羡、山林宫徵。

更约吟船共舣。剩判得、落残花,欺行李。

(0)

河传·其二戏效花间体

倦绣。轻揎罗袖。背倚秋千。杜鹃。年年恼人三月天。

锦笺。空将心事传。小玉偷移筝上雁。弦索断。

惊起睡鸳散。粉墙西。杨柳堤。马嘶。谁家游子归。

(0)

江城梅花引.月夜过友人寓斋,听邻姬度曲

谁从比舍奏清商。小秋娘。小兜娘。

一缕因风,袅袅度空墙。

燕语乍停莺又啭,黄昏后,听来时,总断肠。断肠。

断肠。起彷徨。月有光。漏正长。

欲去欲去,不忍去、余韵悠扬。

仿佛天边,遏住片云翔。

好借君家苔径里,坐十日,听千巡,愿始偿。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