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辛酉宣府岁暮书怀》
《辛酉宣府岁暮书怀》全文
明 / 罗亨信   形式: 七言律诗

塞北驰驱又二冬,宣城除夕思忡忡。

先茔远隔沧溟外,天阙遥瞻紫极中。

笑饮屠苏惟我后,谩题桃句与谁同。

六旬有六明朝是,拟解朝簪学老农。

(0)
鉴赏

这首诗《辛酉宣府岁暮书怀》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表达了诗人身处边塞,远离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联“塞北驰驱又二冬,宣城除夕思忡忡”,描绘了诗人连续两年在塞北奔波的生活状态,除夕之夜,思绪万千,充满了对远方家人的深深怀念。这里的“忡忡”一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颔联“先茔远隔沧溟外,天阙遥瞻紫极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自己与故乡的距离比作大海之遥,而“天阙遥瞻紫极中”则寄托了他对天庭的向往,以及对家乡的无限思念。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对家乡的思念寄托于对天庭的遥望之中。

颈联“笑饮屠苏惟我后,谩题桃句与谁同”,通过描写除夕夜的习俗——饮屠苏酒,以及题写春联(桃句)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自得其乐的一面。尽管身边无人相伴,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享受着节日的氛围。

尾联“六旬有六明朝是,拟解朝簪学老农”,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规划和期待。他即将年满六十六岁,打算辞去官职,回归田园生活,过上一种简单、宁静的农耕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故乡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选择。

作者介绍

罗亨信
朝代:明

(1377—1457)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猜你喜欢

黔阳山中十首·其九

花木时光总不穷,青山叠叠水重重。

欲寻真宰元无迹,祗见苍苍一气功。

(0)

由蓼子谷取捷路抵巩黄河北徙有感

此路经过已十年,重来河水变桑田。

西风不尽登临意,又见寒鸦下夕烟。

(0)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其十二

夹堤杨柳绿依依,傍水人家篱落稀。

小妇携篮卖蒲笋,得钱含笑入荆扉。

(0)

东平行台十五柏

行台台上十五柏,一一皆抱梁栋姿。

自应生长得元气,更当培植需良期。

孔明庙前今在否,才大空闻少陵语。

何如此木生中原,万牛不用可立取。

(0)

鹤山小隐

大江之右多奇峰,天台远与罗浮通。

鹤山苍苍在何许,嘉名独擅东南雄。

中有隐士好事者,作图远寄乌台下。

乌台柱史隐士交,持卷索我挥狂毫。

开图指点山佳处,峭壁回峦簇烟树。

涧花流出山中春,松风扫遍溪头路。

数椽茅屋何萧然,白云檐宇常周旋。

读易已了嘉遁趣,作诗或赋招隐篇。

此境初从柱史说,令人掩卷想奇绝。

振衣千仞或可期,万里云霄坐超越。

(0)

昆阳行

策马从北来,南涉沙河渡。

登岸得平原,极目风景暮。

暮天落叶何纵横,翻翻乱触马足鸣。

苍山无数昔人远,前瞻忽及昆阳城。

城南滍水流城郭,英雄事业犹如昨。

白水真人在侧微,谨厚伊岂常情度。

是时炎运寒如灰,五威使者车奔雷。

惨惨三精云雾塞,萧萧九县飙风回。

真人一怒奋神武,手握赤符兴义旅。

昆阳大战开天功,乌合如林散何许。

吾想当日严杀多,洗兵雷雨何滂沱。

滍川倒流虎豹伏,乱麻尸积山嵯峨。

自尔威声震天地,凶魁恶党䰟飘逝。

夏后周宣果再兴,成功磊落光前世。

悠悠此事千馀年,至今父老犹相传。

我来正值太平日,战地尽作桑麻田。

生平游览好奇特,徘徊吊古中肠热。

举鞭一笑寒天高,万里关河坐超越。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