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平行台十五柏》
《东平行台十五柏》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古风

行台台上十五柏,一一皆抱梁栋姿。

自应生长得元气,更当培植需良期。

孔明庙前今在否,才大空闻少陵语。

何如此木生中原,万牛不用可立取。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东平行台十五柏》。诗中描绘了十五棵柏树生长在行台台上的景象,它们高大挺拔,仿佛都具备支撑梁栋的能力,似乎蕴含着自然界的元气与生命力。诗人通过这十五棵柏树,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到了诸葛亮的庙宇,询问其是否依然存在,同时感叹诸葛亮才能卓越却少有人能理解与传承。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对古代杰出人物的怀念,也暗含了对当代人才被忽视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何如此木生中原,万牛不用可立取”收尾,将十五棵柏树与诸葛亮进行类比,强调了这些树木虽生于中原,却无需借助万牛之力就能轻易获取,以此象征着人才或事物的价值,即便不借助外力,也能展现出其内在的力量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十五棵柏树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才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在力量的颂扬。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寄刑台范黄中

秋气清,秋风高。

想见刑台旧居士,巾车独往恣游遨。

偃仰戴公庐,逍遥焦公居。

想前辈之风流,悲末俗之崎岖。

白眼睨视,抵掌嘻吁。

酌之以漫塘之酒,侑之以漫塘之藕。

酒之味醇而不漓,藕之性洁而不污以泥。

于以介眉寿,于以明素守。对此长歌,其乐如何。

相望虽隔于秋水,明月幸同于千里。

(0)

勉王甥

莘野凄凉渭水遥,事功无复在渔樵。

但令一第先馀子,自可清名动圣朝。

禁路家声犹赫奕,词场笔势已嫖姚。

夜窗灯火秋来好,莫叹辛勤髀肉消。

(0)

用前五字韵趣刘圣与建第

君不见茅屋下,四壁床敷窄。

又不见朱门中,金碧锁空宅。

宅成更欲致良材,水浮陆走空山泽。

茅屋区区诚已疏,朱门汲汲彼何迫。

劝君勿学伏波老,自诡裹尸须马革。

又勿学金谷人,绮窗阿阁绵阡陌。

但令庭宇洁,颇与尘嚣隔。

市声不至乱琴书,厨烟可免冲咽哑。

庶几家人安,亦使我心获。

吾宗开敏姿,富有济时策。

栋宇著易象,义不假探索。

况闻玉堂直,视草须元白。

所期不日成,毋使中道画。

庶奉紫芝泥,即刷青云翮。

(0)

开禧纪事二首·其二

婆饼焦,车载板。

饼焦有味婆可食,有板盈车死不晚。

君不见比来翁姥尽饥死,狐狸嘬骨乌啄眼。

(0)

送邵监酒兼柬仪真赵法曹呈潘使君二首·其一

仪真来往几经秋,风物淮南第一州。

山势北来开壮观,大江东下峙危楼。

沙头缥缈千家市,舻尾连翩万斛舟。

去去烦君问耆老,几人犹得守林丘。

(0)

过兰亭

茂林修竹翠参天,一水西为尚折旋。

欲泛羽觞追往事,怅无嘉客继前贤。

短章回寄二三友,胜践堪寻八百年。

笑拂苍崖题姓字,为言曾此掬流泉。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