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极乐唯无事,高坐焚香日几时。
阶下无人喧鸟集,前身或恐是黄鹂。
世间极乐唯无事,高坐焚香日几时。
阶下无人喧鸟集,前身或恐是黄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画面。诗人以“世间极乐唯无事”开篇,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认为在无事的状态中能找到心灵的极乐。接着,“高坐焚香日几时”一句,通过描述诗人悠然自得地坐在高处,焚香度日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闲适的生活氛围。
“阶下无人喧鸟集”则将画面推向静谧之境,台阶之下,没有人的喧闹,只有鸟儿聚集,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最后,“前身或恐是黄鹂”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暗示诗人可能曾是黄鹂,或是与黄鹂有着某种前世的渊源,进一步强化了与自然界的亲密联系和内心的平和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都城吾辈,办道休生退。
百行勿相违,常体三光不昧。
天玄地妙,真慧撮灵明,亲益友,论长生,此理应无赛。
太平逸乐,亘古真无坏。
一粒化生珠,两道光明作对。
人天法界,随处*心香,超造化,越娑婆,稳赴
俯视沧溟,屏山掩映,万重松桧森然。
金波滚滚,云锁翠峰巅。
书对清光浩渺,更阑显月印新鲜。
圆明聚,红霞影里,捧出洞中仙。
无初真面目,如今了了,高卧云轩。
为丹炉无漏,颐养三千。
圣祖垂光下降,诸天举、婴子朝元。
功成也,金书紫诏,常在玉皇前。
仙花常烂熳,不灭四时荣。
因凭真水火,锻金精。
功圆丹结,步步彩云轻。
满头风月爽,一粒刀圭,太虚仙路亲行。
任消除、万劫尘情。
别有好前程。
这回无老死,得长生。
仙风道骨,自觉太孤清。
万派银河转,拨弄天关,大罗真性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