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长儿韵语·其二十七》
《寄长儿韵语·其二十七》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缉]韵

吾儿今年三十二,已近人生半七十。

不早转头脩善行,后来追悔何由及。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寄长儿韵语》系列中的一篇,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子女成长的深切关怀与教诲。

“吾儿今年三十二”,开篇直指人物年龄,暗示着儿子正值壮年,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已近人生半七十”,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三十二”与“七十”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有限性,提醒儿子珍惜时光。

“不早转头脩善行”,紧承上句,提出人生建议。告诫儿子不应等到晚年才后悔年轻时没有修善行,即没有积累德行和智慧。这里蕴含了深刻的道德哲学思想,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以及及时修正错误的必要性。

“后来追悔何由及”,最后两句深化主题,指出如果一个人在晚年才意识到年轻时的错误并试图弥补,往往为时已晚,无法挽回。这句话充满了警示意味,提醒人们要从年轻时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地生活和学习,以免将来后悔莫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是对后辈的谆谆教诲,也是对自我人生的反思与总结。它不仅体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修身齐家的理念,也反映了古人对时间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后代成长的殷切期望。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寻花

游春未足春将度,访紫寻红少在家。

借问流莺与飞蝶,更知何处有幽花。

(0)

早梳头

夜沐早梳头,窗明秋镜晓。

飒然握中发,一沐知一少。

年事渐蹉跎,世缘方缴绕。

不学空门法,老病何由了。

未得无生心,白头亦为夭。

(0)

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因以长句诗寄谢萧五刘二元八吴十一韦大陆郎中崔二十二牛二李七庾三十二李六李十杨三樊大杨十二员外

雪压泥埋未死身,每劳存问愧交亲。

浮萍飘泊三千里,列宿参差十五人。

禁月落时君待漏,畬烟深处我行春。

瘴乡得老犹为幸,岂敢伤嗟白发新。

(0)

香山避暑二绝·其一

六月滩声如猛雨,香山楼北畅师房。

夜深起凭阑干立,满耳潺湲满面凉。

(0)

池鹤八绝句.鹅赠鹤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0)

成都为客作

蜀郡将之远,城南万里桥。

衣缘乡泪湿,貌以客愁销。

地富鱼为米,山芳桂是樵。

旅游唯得酒,今日过明朝。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