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江乡归趣图·其六》
《题江乡归趣图·其六》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金陵南上到江陵,看画依稀感嘅生。

赤壁尚馀沉戟在,黄州谁和洞箫声。

(0)
鉴赏

此诗《题江乡归趣图(其六)》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金陵南上到江陵”,以地理方位的转换起笔,勾勒出一幅从南京(金陵)南行至江陵(今湖北荆州)的壮阔画面,暗示了诗人行旅的轨迹,同时也暗含着历史的纵深感。

次句“看画依稀感嘅生”,则将视角转向内心感受,通过“看画”这一行为,引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思考。这里的“嘅生”可能是指内心的触动或感叹,体现了诗人面对历史与自然时的复杂情感。

接着,“赤壁尚馀沉戟在”,引用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历史典故,赤壁之名不仅象征着英雄豪情与历史的辉煌,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沉戟作为战争的残存物,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引发了诗人对英雄与战争的深思。

最后一句“黄州谁和洞箫声”,将视线转向另一处历史场景——黄州,这里与苏轼的《赤壁赋》相关联,苏轼曾在黄州吹奏洞箫,留下了著名的文学作品。通过“谁和洞箫声”的疑问,诗人似乎在询问,是谁在黄州吹响那悠扬的洞箫,又是否有人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是对艺术与情感共鸣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艺术与情感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早春元美自大名见枉齐河

如此春醪醉莫辞,中原携手即佳期。

何人命驾能千里,与尔弹冠又一时。

岳雪故应回匹练,江潮今复借褰帷。

比来慷慨悲歌地,河朔风流更有谁。

(0)

得元美冯参政书知王沂州先已失寄

摇落中原伏枕时,故人千里一相思。

双鱼不灭加餐字,五马虚传遣吏辞。

我在河山终未邈,书来雨雪自堪迟。

从今把酒登楼处,数子江湖会有期。

(0)

殷太史正甫至自太山为赠

明堂天子昔登坛,御道风流拥汉官。

海色迥临三观动,春阴不散五松寒。

白云忽向封中出,玉牒谁从箧里看。

此日满朝求禅草,相如早晚入长安。

(0)

上郡·其一

高城窈窕四山开,西北浮云睥睨回。

鼓角疑从天外落,轺车真自日边来。

防胡尚借秦人策,射石犹传汉吏才。

闻道朝廷思猛士,羽书飞过赫连台。

(0)

寄殿卿·其二

燕山为客地,莫共酒人居。

吾辈诗名大,其徒剑术疏。

风尘官不调,雨雪岁将除。

何限东归意,春花满旧庐。

(0)

公燕诗九首·其五孔璋

羁客心无娱,閒居日悠悠。

驾言侍高会,公子招我游。

凯风飘怫郁,素晖荡清流。

中庭焕绮树,芳蕤自沉浮。

登台远顾望,高下见原畴。

肃肃山谷悲,黯黯阴气收。

篇章时间作,羽觞不及投。

逍遥何以立,功名为相求。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