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涵夕照,独眺意何穷。
楚塞千山接,荆门一水通。
萍踪淹峡口,客思入吴中。
不尽登临意,随流直向东。
江涛涵夕照,独眺意何穷。
楚塞千山接,荆门一水通。
萍踪淹峡口,客思入吴中。
不尽登临意,随流直向东。
这首《峡城晚眺》由清代诗人陈玑所作,描绘了江边傍晚时分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深邃的情感。
首句“江涛涵夕照”,以“涵”字生动地描绘出夕阳的余晖被江水吸收、映照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接着,“独眺意何穷”一句,点明了诗人独自站在江边远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万千,难以言表。
“楚塞千山接,荆门一水通”两句,通过“楚塞”和“荆门”的地理名词,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千山相连,一水贯穿,既描绘了峡城周边的地理特征,也寓意着时间与空间的无限延伸。
“萍踪淹峡口,客思入吴中”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漂泊不定的“萍踪”象征着诗人的游子身份,他仿佛是江面上的一片浮萍,随波逐流,不知归宿。而“客思入吴中”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如同江水一般,绵延不绝,穿越千山万水,直达故乡。
最后,“不尽登临意,随流直向东”两句,将诗人的思绪与自然界的水流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思考。无论是江水的流向还是诗人的情感,都似乎在追寻着某种永恒的意义,最终归于平静与深远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沉的人生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清盥多闲,幽阶似浣,且放湘帘垂地。
喜长日悠悠,摆除尘累。
一任铄石流金,只坚眠、不受红尘祟。
乌巾常挂,青鞋懒著,庭阴清閟。无事。心容裔。
且琼水浮瓜,冰盘荐芰。笑河朔袁刘,湎然何意。
碧树晚凉飒沓,又枝上、风蝉鸣嘒嘒。
应不羡、短壑青松,赤脚层冰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