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寒倦倚相思枕。丝雨织愁愁欲稔。
绿杨桥畔觅谁家,油壁香车迎阿沈。
莫教错送回文锦。密地重将青鸟审。
流萤庭户嫩凉天,月许再圆花再品。
晓寒倦倚相思枕。丝雨织愁愁欲稔。
绿杨桥畔觅谁家,油壁香车迎阿沈。
莫教错送回文锦。密地重将青鸟审。
流萤庭户嫩凉天,月许再圆花再品。
这首明代杨慎的《木兰花·其三》描绘了一幅清晨晓寒中女子倚枕思念的情景。"晓寒倦倚相思枕",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主人公因思念而疲惫,连早晨的寒意都无法驱散的形象。"丝雨织愁愁欲稔",以丝雨比喻愁绪如细密的网,暗示愁情正在逐渐浓厚。
接着,诗人通过"绿杨桥畔觅谁家,油壁香车迎阿沈",描绘了女子在绿杨桥边寻找心上人的画面,想象着那辆装饰华丽的香车前来迎接她的爱人"阿沈",期盼与他重逢。"莫教错送回文锦"表达了她对书信传递的担忧,生怕误传了心意。
"密地重将青鸟审"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青鸟传信,强调了女子对沟通的慎重和对爱情的执着。最后两句"流萤庭户嫩凉天,月许再圆花再品",以夜晚萤火虫飞舞、庭院微凉的景象,寓意着女子期待与爱人的重逢,希望在月圆之夜再次品味爱情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展现了女子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对幸福的渴望。
青山彭蠡尾,湖水始生岸。
一舸破微澜,风帆用其半。
乱流二百里,午发至未旰。
苍茫洲景中,明灭津烟畔。
数家小聚落,渔灶倚滩爨。
旧闻萑苻间,弱肉饱强悍。
时平道路清,跋涉得无患。
岂非年谷丰,礼义能服叛。
严严主湖神,牲酒满杯案。
乞灵我岂敢,云黑樯乌散。
橹师促转柁,轧轧鸣鹅鹳。
前瞻麻子洲,波面明星烂。
新别重有怀,县情如此粲。
白杨河上看明月,昔人曾见今人别。
茅屋数家河上村,化作三山白银阙。
波平风静棹歌来,万顷冲融镜面开。
今夜江南忆游子,空瞻云汉上昭回。
茫茫万里燕齐路,北斗从横泰阶曙。
黄河东逝月西流,明日南风过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