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榻一角穿,作床加以幕。
昼眠苦秋暄,芙渠摘红萼。
瓦壶注寒泉,对此愁灼灼。
夜眠未白鸟,蚊市沸帷箔。
愁多每达曙,乌鹊喧檐阁。
下床蹴小婢,然薪起烧药。
木榻一角穿,作床加以幕。
昼眠苦秋暄,芙渠摘红萼。
瓦壶注寒泉,对此愁灼灼。
夜眠未白鸟,蚊市沸帷箔。
愁多每达曙,乌鹊喧檐阁。
下床蹴小婢,然薪起烧药。
这首诗描绘了病中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诗中的“木榻一角穿,作床加以幕”形象地展现了病床上的简陋与孤独。白天因秋日的炎热而难以入眠,“昼眠苦秋暄”,夜晚则被蚊虫的嗡嗡声和忙碌的市场景象所打扰,“夜眠未白鸟,蚊市沸帷箔”。这种生活的单调与烦扰,让诗人感到无尽的愁苦,“愁多每达曙,乌鹊喧檐阁”。
诗中通过“瓦壶注寒泉,对此愁灼灼”这一细节,表现了病中人对清凉之物的渴望与内心的煎熬。而“下床蹴小婢,然薪起烧药”则体现了病中人对健康恢复的迫切愿望和对生活琐事的无奈处理。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病中人的日常与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敏感观察,也有对生活困境的深刻体验,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