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乘落照,避俗踏幽蹊。
云补青松障,苔分白石梯。
庭前孤月出,天外数峰低。
归步莲塘径,高枝一鸟栖。
芒鞋乘落照,避俗踏幽蹊。
云补青松障,苔分白石梯。
庭前孤月出,天外数峰低。
归步莲塘径,高枝一鸟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登山的宁静画面。诗人以“芒鞋乘落照,避俗踏幽蹊”开篇,通过“芒鞋”和“落照”,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独自行走于山间小径的意境。接着,“云补青松障,苔分白石梯”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彩比作补缀在青松间的屏障,而苔藓则划分了白石阶梯,生动地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之美。
“庭前孤月出,天外数峰低”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孤月从庭院前升起,映照着四周的山峰,显得格外低垂,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最后,“归步莲塘径,高枝一鸟栖”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景象,莲塘小径上,高树之巅有一鸟栖息,既表现了归途的悠然自得,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登山的独特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江城五月雨,千里荷花香。
清风吹葛衣,铃斋有馀凉。
日晏吏卒散,槐阴扫高堂。
归来欲偃仰,叹息不敢康。
设醴致佳客,论交到相忘。
高文如大烹,未惯染指尝。
何当侍函文,获赋蔓草章。
君方扶摇抟,我独蓬蒿翔。
生平一壑美,未见北海洋。
愿言承至教,虽老当自强。
去年夏六月,我来自临安。
滂沲一夜雨,原隰俱瀰漫。
俛仰忽再秋,秋旱畎浍乾。
嘉谷槁垂尽,万口空长叹。
我从相山来,朝云起巑岏。
油然遍寰宇,半道濡征鞍。
亭午至君家,檐声落惊湍。
诘旦视大田,青青已堪看。
会见百室盈,陋巷饱一箪。
何独解君忧,我心其少宽。
袭芳富卉木,秋炎苦摧残。
柯叶顿欣荣,秀色良可餐。
速宜置尊酒,一洗儒生酸。
我虽不解饮,醒狂佐君欢。
天怜辙鲋嘘残湿,震奋雷霆起幽蛰。
清风入夜送雨来,大慰焦枯望霓急。
新诗如雨雨未休,相对自可忘为忧。
东皋秋稔想多秫,预期剧饮无论筹。
老蟾宿毕君知否,欲烦更问东家丘。
我今已具西归舟,会见扶桑升赤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