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高步到瀛洲,岂料东陵是故侯。
庾信竟归周室老,刘桢真有岱宗游。
山瞻斗仰名空在,桂折兰摧恨未休。
郁郁佳城滹水上,野烟寒草未经秋。
往年高步到瀛洲,岂料东陵是故侯。
庾信竟归周室老,刘桢真有岱宗游。
山瞻斗仰名空在,桂折兰摧恨未休。
郁郁佳城滹水上,野烟寒草未经秋。
这首元代诗人曹之谦所作的《吊王内翰从之》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逝者的哀思。
首联“往年高步到瀛洲,岂料东陵是故侯。”以“瀛洲”象征理想之地或仙境,与“东陵”形成对比,暗示了主人公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却未曾料到最终会落得如此结局,暗含命运无常之意。
颔联“庾信竟归周室老,刘桢真有岱宗游。”引用庾信和刘桢的故事,分别指代庾信晚年归于北周,刘桢曾游历泰山,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可能也经历了类似的转折。
颈联“山瞻斗仰名空在,桂折兰摧恨未休。”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山”、“斗”、“桂”、“兰”等自然意象融入其中,象征着名望、荣誉与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遗憾,以及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尾联“郁郁佳城滹水上,野烟寒草未经秋。”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佳城(墓地)位于滹水之上,野烟与寒草交织,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凉的氛围,暗示主人公的离世,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逝者深深的哀思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雪堂竟向雪中成,四壁纷纷洒雪霙。
春秋记事有成法,匪同风月徒虚名。
雪巢之雪竟何许,岂象主人清且苦。
长镵长镵吾与汝,诗瘦谁令如杜甫。
我尝快读诚斋赋,凛凛风前留不住。
几思从君借一窗,细读妙句令心降。
喔喔鸡啼墅,狺狺犬吠村。
遇樵微有路,因汲半开门。
老子将停轨,舆人请载奔。
诘朝如未已,兀坐复奚论。
我亦贪奇观,行因用汝言。
既孤裘坐拥,宁惮笔时援。
柳絮憎陈语,梅花忆故园。
冻髭真易折,皴手讵能温。
地迥阙虎落,秋来逢鼠偷。
贫居乏给使,力作费营谋。
邻近俱相集,欢言卒未休。
浊醪浇渴肺,香饭饱饥喉。
密筱分新翠,深林失故稠。
斩除才就束,委积动成丘。
经布潜依堑,蛇行曲过沟。
周遭类屏障,森列胜戈矛。
黄耳斯逃责,青毡好在不。
幽栖知有托,高枕得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