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发方骞驿》
《晓发方骞驿》全文
唐 / 苏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传置远山蹊,龙钟蹴涧泥。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

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ǎofāngqiān驿
táng / tǐng

chuánzhìyuǎnshānlóngzhōngjiàn
piànyīnchángzuòwēizhàoshēng

bìnchóufēnhuànxīnqíngxiǎn
fāngzhīxiàngshǔzhěpiānshígu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出行于崎岖山路的景象,充满了动人的情感和深厚的情意。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的交融。

"传置远山蹊,龙钟蹴涧泥",开篇便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川景象,"蹊"指的是山间的小路,"龙钟"则是形容溪水如龙一般蜿蜒曲折。这里既有山之峻险,又有水之潺潺,显示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心潮澎湃。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一句,则是从天气的变化来烘托出行人的心情。这里的"片阴"和"微照"都是对光线与阴影交替的一种描写,透露出一种即将到来的雨意,但又不至于浓重,只是轻轻地笼罩了一层薄雾(霓),这种细腻的观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中,诗人的鬓发似乎也被这复杂的情绪所影响,"氛"是指头发之类的东西,这里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困惑。而"心情险路迷"更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在崎岖山路上的不确定感和迷茫感。

最后两句"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则是对前行者的提醒,也是诗人自我的一种总结。"向蜀者"指的是那些前往蜀地(今四川一带)的旅人,而"偏识子规啼"则是说这些旅人只认识到路上的一种叫做“子规”的鸟鸣叫声,这里蕴含着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崎岖山路上的心境变化,以及他对于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未知世界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苏颋
朝代:唐   字:廷硕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生辰:670年-727年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猜你喜欢

题画云窝

若个丹青可此翁,云窝自有主人封。

扁舟一去无踪迹,黄鹤楼前望五峰。

(0)

题山泉为林节推

高厓百丈到沧溟,咫尺寒泉万里清。

若道眼中惟见水,老狂何意向诗倾。

(0)

得廷实报定山谢事归忆东白仲昭诸先生有作·其二

当时不出意何如,得丧难逃真数书。

更忆往年张学士,西山对面说河图。

(0)

外祖父无子以侄孙林广为后广之曾大父以一身兼两戎籍不能办而一之为子孙世役久之业尽人亡惟有广耳有司今又以广补北京镇南卫伍自是而后林氏子孙在新会者无孑遗矣丘陇之守委之谁耶予力不能振之赋二诗赠广庶有识而怜之者·其二

泪尽庐冈失母家,冢傍枯树也无花。

平安莫遣无书信,一度春归一度嗟。

(0)

左行人寄惠倭金酒盏醉中赋答

睡乡元自醉乡分,醉兴深时睡兴深。

六十七回春又过,茅柴不管注倭金。

(0)

闻周京春试下第遣黎公往报其家

浣壁小儿期大魁,倚门慈母梦归来。

春榜未登非恶报,开缄莫欠老黎杯。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