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个丹青可此翁,云窝自有主人封。
扁舟一去无踪迹,黄鹤楼前望五峰。
若个丹青可此翁,云窝自有主人封。
扁舟一去无踪迹,黄鹤楼前望五峰。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题画云窝》描绘了一位隐逸的老者形象。"若个丹青可此翁",诗人赞叹画中人物仿佛从画卷中走出,生动逼真,令人惊叹。"云窝自有主人封",暗示画中人可能就是云雾缭绕的山居主人,生活自在,超脱尘世。"扁舟一去无踪迹",进一步描绘了老者的闲适,乘着小舟消失在山水之间,不留下任何痕迹。最后,"黄鹤楼前望五峰"则以黄鹤楼和五座山峰为背景,展现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让人想象老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凝望远方,心境悠然。整首诗通过画面与意境的结合,赞美了画中人物的隐逸生活和画家的高超技艺。
忆荒台旧苑,浪说隋朝。龙舟歇,管弦消。
只沿堤剩有,残阳疏影,系人愁思,几许长条。
嫩绿将舒,淡黄微改,二月春风似剪刀。
晓雾低迷随古渡,暮云黯淡傍河桥。
遥望三眠未起,临风学舞,浑一似、常折纤腰。
眉锁恨,黛含娇。依稀欲见,愁重难描。
塞外一声,征夫泪满,门前五树,隐士风高。
骊歌送尽,任今来古往,兴亡不管,付与渔樵。
高阁烟笼,旭光初照垂杨院。
粉蝶黄蜂花下度,韶光堪玩。
乳燕飞时莺又老,芳菲无限肠空断。
红笺书、恨小字题愁,挥檀翰。纱窗静,写为伴。
栏杆外,红尘乱。正池塘草长,烟波平岸。
闲坐兰闺垂绣幕,隔墙唯听幽禽唤。
说十分春色九分消,增长叹。
大树园林,半茧分开,丝牵寸肠。
剩平泉花木,未曾摧折,辋川书画,依旧收藏。
竹圃荷亭,药栏松牖,不改吟窝聚集场。
春秋日,溪边垂钓,阁上飞觞。追思往事茫茫。
记卅载、烟峦绿堂。
有求羊往返,扫除曲径,周张相接,环堵银墙。
鹤迹盘旋,禽言互答,顿觉人间俗虑忘。
它年里、待完全璧返,丛桂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