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枝词》
《竹枝词》全文
清 / 赵承光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红栏曲曲水平桥。香尽莲衣柳又凋。

梦绕银河愁认镜,梧桐夜雨美人蕉。

(0)
鉴赏

这首《竹枝词》由清代诗人赵承光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

首句“红栏曲曲水平桥”,以“红栏”和“曲曲”描绘了桥梁的美丽与曲折,而“水平桥”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一句通过视觉形象,勾勒出一幅色彩丰富、线条流畅的画面,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次句“香尽莲衣柳又凋”,将“香尽”与“莲衣”的消逝和“柳”的凋零相结合,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这里的“香尽”既指莲花香气的消散,也暗喻着美好时光的流逝,而“柳又凋”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时间流逝的哀愁感。

第三句“梦绕银河愁认镜”,将梦境与现实巧妙结合,通过“银河”这一意象,象征着遥远的梦想与追求。同时,“愁认镜”则表达了主人公在追寻梦想过程中的困惑与失落,以及对自我认知的质疑。这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深化了主题,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梧桐夜雨美人蕉”,以“梧桐夜雨”描绘了一个凄美的夜晚场景,梧桐树在夜雨中摇曳,增添了几分寂寥与哀愁。而“美人蕉”作为点缀,虽在风雨中依然坚韧不拔,象征着坚韧与希望。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竹枝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坚韧生命力的颂扬,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赵承光
朝代:清

浙江钱塘人,字希孟。朱矞三妻。精研史籍及汉魏三唐诸家,喜吟咏。有《闲远楼稿》。
猜你喜欢

城市山林为孙子华赋

我家住近古城阴,随分生涯岂用心。

佳菊移栽秋粲粲,修篁罗植昼森森。

沟池环匝泉源活,门巷幽閒径术深。

祗为长年耽野趣,旁人都道是山林。

(0)

偶成简钱曲江

坐看凉月上溪楼,桐叶晶荧露气浮。

恋阙近瞻天北极,怀亲遥隔海东头。

寓形宇内一身老,濯足沧浪万里流。

安得神飙驾轻毂,白云直下即丹丘。

(0)

周万竹知绍兴府日其家梅花盛开西宾张林泉作诗寄之及简越上诸友因次韵二首·其二

麟经家学保青毡,文采风流艺且贤。

池草西堂生梦里,官梅东阁到吟边。

会稽望去无多路,朋旧别来今几年。

见说兰亭只如昔,胜游须在莫春天。

(0)

西湖纪兴

浩浩春波阔,冥冥夜雨县。

笙歌传别馆,灯火隔疏烟。

作客频迁次,伤时更可怜。

明朝晴未卜,还是醉湖船。

(0)

南村杂赋十首·其四

编图从入甲,养子虑添丁。

阁笔焚三策,携锄带一经。

语多邻叟醉,妖胜里巫灵。

俗薄何须较,柴门尽日扃。

(0)

述哀答伯瑶

四千年中中国史,咄咄怪事宁有此?

与君不见一年耳,去年此时事方始。

谓之曰战仍互市,曰和而既攻其使。

同一国民民教异,昨日义民今日匪。

同一国臣南北异,或而矫旨或抗旨。

惟俄、德、法、英、日、美,其军更联意、奥、比。

以其枪炮御弓矢,民间尚自传胜仗,岂料神兵竟难恃!

守城何人无张、许,收京何人无郭、李。

此时中国论人才,但得秦桧亦可喜。

拒割地议反赖商,定保皇罪乃杀士。

纷纷构党互生死,言新言旧徒为尔。

西来日月犹双悬,北去山河枉万里。

仪鸾殿卓诸国旂,博物院陈历朝玺。

留都扈跸方争功,迁都返跸相謷訾。

伺人怒喜为怒喜,不知国雠况国耻。

素衣豆粥哀痛诏,可惜人心呼不起。

嗟哉臣民四万万,谁竟一心奉天子。

晏坐东南望西北,九庙尚在烟尘里。

韩江东走大海水,江头一老哀未已。

昨寄我诗泪满纸,止一年耳事且然,眼中况复流年驶?

安得同作上界仙,下视群雄如蝼蚁。

任他争战数千年,洞中一局棋未已。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