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
《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雨捲风掀地欲沈,浣花溪路似难寻。

数间茅屋苦饶舌,说杀少陵忧国心。

(0)
鉴赏

这首诗《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的诗人郑思肖创作。诗中描绘了杜甫在风雨交加中茅屋受损的情景,通过这一画面,诗人表达了对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深刻理解与共鸣。

首句“雨捲风掀地欲沈”,生动地展现了狂风暴雨肆虐的景象,仿佛大地都要被卷入深渊之中,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紧张氛围。次句“浣花溪路似难寻”,则以浣花溪路的模糊难觅,隐喻了在动荡时局中,寻找精神归宿的艰难与迷茫。

接着,“数间茅屋苦饶舌”一句,将笔触转向对杜甫生活的具体描绘,通过“茅屋”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杜甫生活条件的简陋,更暗含了其身处逆境而不改忧国忧民之心的坚韧品质。“说杀少陵忧国心”,则是对杜甫深沉爱国情怀的高度赞扬,诗人通过“说杀”这一夸张手法,强调了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深远影响与震撼力。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其忧国忧民情怀的赞颂,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高尚人格的礼赞。郑思肖通过此诗,不仅展现了对杜甫作品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再现能力,也体现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和安南头目裴溥韵

宝台山下富江边,各自江山各自天。

一路观风多异物,百般淑气间生贤。

遗踪高骈空留塔,别意绕朝独赠鞭。

不尽驰驱咨访意,采诗归奏玉皇前。

(0)

九日无酒亦不登高倚韵答赵克正大司寇

客里重阳兴转高,酒无缘分觉寥寥。

街衢插遍茱萸鬓,风雨寒催杨柳条。

多事孟嘉还近笑,知音杜甫费重招。

蒋山咫尺不须上,直蹑丹梯傍紫霄。

(0)

题保郡韩澹庵都宪梅窗月影卷

梅窗月影两清奇,一任园亭静乐之。

琼浦珠圆光的历,玉龙鳞细影参差。

花痕印户重重上,桂魄穿帘旋旋移。

岁晚功成尘事少,正宜梅月结相知。

(0)

春日书怀

迟日轻风淑气融,柳花飞白小桃红。

泛观万物全于我,细数三春半在公。

修褉事阑知俗异,浴沂人远许谁同。

年年东阁门墙里,一寸时光一寸功。

(0)

题撒麻铺次韵铺在贵州晋安道中二首·其一

此生踪迹半人间,眼看浮云到处闲。

可信豚鱼知向化,欲将华夏变苗蛮。

(0)

怀杨邃庵四首·其二

苔护石桥古,潮灌芝兰薄。

中有一庵闲,莫是文潞国。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