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林。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
石枕草衣偃仰,极目观临。
水桃山杏,随分吃、且盗阳阴。
款款脱、尘躯俗状,三叠琴心。舞胎仙论浅深。
自然见、不须重恁搜寻。已通玄妙,得步琼林。
玉花丛里,从此便、养透真金。
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
守株林。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
石枕草衣偃仰,极目观临。
水桃山杏,随分吃、且盗阳阴。
款款脱、尘躯俗状,三叠琴心。舞胎仙论浅深。
自然见、不须重恁搜寻。已通玄妙,得步琼林。
玉花丛里,从此便、养透真金。
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
这首元代王哲的《夏云峰》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词作,以守株待兔的典故开篇,表达出词人对超然世外、无为而治境界的向往。"守株林,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形象地刻画了词人在寂静的山林中独自静修的场景。
"石枕草衣偃仰,极目观临",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和纵目远望,展现出词人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入。"水桃山杏,随分吃、且盗阳阴",借物寓意,表达了顺应自然、享受生活的情趣。
"款款脱、尘躯俗状,三叠琴心",词人试图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归内心的宁静,以琴声寄托情感。"舞胎仙论浅深",暗示词人追求的是超越凡尘的仙道之理。
"自然见、不须重恁搜寻",表明他已经领悟到真理无需刻意追寻,"已通玄妙,得步琼林",意味着他在精神上已经步入仙境。"玉花丛里,从此便、养透真金",象征着他的心灵在仙界得到滋养和净化。
最后,"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词人将自己与自然界的清风皓月视为知己,表达了他对这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的深深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隐逸生活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词人对理想人格和精神世界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天上秋光近,人间乐事并。
华轩启澄霁,高宴接恩荣。
鹤寿元无算,鹏飞始发程。
云霄遂归志,闾里溢欢声。
袅袅风生坐,娟娟月傍楹。
酒来吴市美,茶瀹惠泉清。
瓜果纷前馔,诗篇罚后成。
有阶堪报国,随寓足陶情。
绿竹宜镌字,丹台早注名。
他年佐觞豆,应及海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