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朱排山秦汉瓦拓本》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通过对秦汉瓦拓本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文物的深刻感悟和对古代文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诗的开头“考印不识弄狗厨,转婴柞舍嗟已芜”描绘了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接着,“排山手抚三十本,骨肉完好天人姝”则赞美了秦汉瓦拓本的精美与完整,仿佛是历史的瑰宝,令人赞叹不已。
“冰胎一握镂蟾蝫,花浆薰郁手可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拓本的质感与香气,仿佛能让人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而“圜三径一中勾萭,角络或肖金韣弧”则进一步描绘了拓本的图案之美,既有圆润流畅的线条,又有精细复杂的纹饰,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
“玉卮无当宫兰池,上林古义徵储胥”通过比喻,将拓本比作珍贵的玉器和园林,强调了其价值与意义。接下来的“平乐之阿馆通观,西京赋解宜薛疏”则提到了历史上的重要地点和文献,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历史背景。
“甘泉林光本一地,长生万岁如合符”表达了对秦汉时期繁荣景象的向往与怀念。“北邙千金筑豪贵,连甍上拟天子都”则描绘了贵族生活的奢华与权力的象征。
“咸阳一火竟殃及,鸳鸯飘落昆明湖”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反映了战争与灾难对社会的影响。“司空太仆各有院,禄甲天下今所无”则感叹于权力与财富的消逝。
“龙门旧史百官表,下逮宗正真区区”提到了历史记载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功臣晓逐草莽鹿,妃子夜泪梧桐乌”通过对比,展现了权力与情感的复杂性。
“茂陵铜鞮入风雨,彯摇云雁逃穴狐”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历史人物的命运。“埽除古气出古质,李文缪篆应非诬”表达了对历史文物的尊重与保护。
“纷陈棐几错青翠,椎毡不厌疲手模”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对历史文物的细致研究与欣赏。“汧川渭川行艖䒀,分藩西陕来尚书”提到了地理与行政的关联。
“暗斟薇瀣濯鸾尾,细抽莲刃雕云肤”通过比喻,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索。“后人钱赵继踪起,穷搜乱石同搜逋”表达了对历史研究的持续努力。
“二三千年旧葬骨,狼藉满地将谁辜?”通过疑问,表达了对历史遗存命运的思考。“更出黠工范赝式,通人往往遭其愚”则批评了对历史文物的伪造与误解。
“此风流恣及江浙,括砖同瓦穿城堬”描绘了历史文物在不同地区的流传与影响。“岂真朽铁可磨砥,其贵上轶骊龙珠”通过对比,强调了历史文物的价值与珍贵。
“离宫百四金银涂,王气渺与风烟徂”描绘了历史宫殿的辉煌与衰败。“万亿福禄宜男子,吉祥诳语吾讥巫”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
“敢以?贼恣快乐,他年首邱皆当锄”通过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历史与文化。“曷不舍身海藏眼,下有环抱红珊瑚”表达了对历史文物的珍视与保护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文物的赞美与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