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这是一首描绘皇宫壮观与帝王理政之美的诗句。诗人以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态,独自徜徉于宏伟的宫殿之间,回顾历史上的足迹和先人的功业。在仰望古代圣主的居所时,诗人感受到一种敬畏之心,同时也对当前广阔的宫殿感到震撼。
诗中“人道恶高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者过度追求高度和奢华生活的警醒。相反,诗人主张以虚心来防范骄傲自满,以诚敬之心侍奉天命,关怀民众,思考如何养育他们。
“纳善察忠谏”表明了诗人对于收纳良言、审慎听取忠诚建议的重视。而“明科慎刑赏”则显示出对法律制度的清晰与公正,以及对奖惩分明的态度。这些都是理想中的君主应该具备的品质。
接下来的“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可能是在表达某种历史评价或个人感慨,暗示着某些标准或成就难以继续,或是对一些先贤的崇敬之情。
最后,“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则描绘了一种宽广、公正的治理景象,以及一种和谐与美好的社会状态,彷佛可以听到来自高处的清风之声。
整首诗通过对帝京壮丽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及理政的向往,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门有车马客,垂组怀银黄。
自言邺中守,揽衣升我堂。
问客今安适,云暂返东方。
家本自海滨,乐土风泱泱。
窈窱丹崖深,葱茜昆崙苍。
灵圣此栖宅,龙鸾蔚腾锵。
中有不死药,服饵凋三光。
闻言向客叹,抚心增慨慷。
人生若蕣华,何以待朝霜。
苦心雕虫蓺,萤爝同微茫。
神仙差足慕,冲举多奇方。
三山亦跬步,谁谓鲸涛长。
愿乘扶摇翰,与子俱翱翔。
家有十步池,引水蓄百鱼。
室有三尺墙,种竹满四隅。
令其泉上有石,竹中通渠;穿径之笋,不以入餐;
过桥之鱼,不使上竿。鱼皆习主人,已忘江湖思。
修竹何娟娟,亦敛干霄姿。主人不归归有时。
主人有一弟,倜傥素好奇。
曾就主人宿,爱此半亩之竹一亩池。
奇石落落,清流澌澌。掩户十日卧,出关百里驰。
莲华峰头揽明月,挂尔溪边屋角之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