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巩留别》
《次韵王巩留别》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决策归田岂世情,网罗从此脱馀生。

请君速治鸡黍具,待我同为沮溺耕。

秋社相从醵钱饮,日高时作叩门声。

茅庐但恐非君处,籍籍朝中望已倾。

(0)
注释
决策:选择。
归田:归隐田园。
岂:难道。
世情:世俗人情。
网罗:束缚。
脱馀生:摆脱余生的束缚。
鸡黍具:农家饭菜。
沮溺耕:像沮溺那样耕读生活。
秋社:秋季社日,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醵钱饮:凑钱饮酒。
日高:太阳高照。
叩门声:敲门声。
茅庐:简陋的草屋。
非君处:不是你居住的地方。
籍籍:名声显著。
朝中:朝廷。
望已倾:声望已极高。
翻译
放弃世俗的追求回归田园,从此摆脱尘世的束缚。
请你赶紧准备好农家饭菜,等待我一同过着沮溺那样的农耕生活。
秋天社日我们凑钱一起饮酒,太阳高照时我会敲门拜访。
你的茅舍恐怕不是我向往的地方,你在朝廷中的名声已经如日中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王巩留别》,表达了诗人决定归隐田园的决心,对朋友王巩的挽留以幽默和自嘲的方式回应。首句“决策归田岂世情”表明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决定回归田园生活;“网罗从此脱馀生”则形象地表达摆脱官场束缚的轻松感。

接下来,“请君速治鸡黍具”邀请朋友准备农家饭菜,共享简朴生活,暗含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待我同为沮溺耕”引用典故,表示愿意与朋友一起过上像春秋时期隐士沮溺那样的躬耕生活。

“秋社相从醵钱饮”写到秋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诗人期待与朋友一起聚会畅饮,体现了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认同和对友情的深厚。最后一句“茅庐但恐非君处,籍籍朝中望已倾”,诗人担心自己的简陋居所不能匹配朋友的身份,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声望已经不如从前,流露出一种谦逊和自省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留别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坚守,以及对自己在官场地位变化的微妙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美人诗二十二首·其十四奕战

鸾钗决胜手谈轻,姑妇山中岂复生。

得意秘谋俱脉脉,骋才疏韵数丁丁。

瞳辉炯下瑰为子,指甲微敲琰作枰。

檐外有人宵不寐,止闻三十六声鸣。

(0)

莫愁乐四首·其二

石城在河侧,河水向东流。

艇子如蜚鸟,西来迎莫愁。

(0)

春灯曲·其八

沿门灯挂昔时春,锦绣知为上户人。

世事尽归文字贵,长天不动海门尘。

(0)

移居

偶过江边路,西风岸上生。

因贪山水趣,遂有住居情。

细草秋心绿,长松暮气清。

卜居在深巷,庭月向南明。

(0)

省先府君墓

芳华发古木,稚鸟鸣朝林。

自有生身处,曾无报本心。

水流山路暗,云过石堂阴。

认得碑题在,其如春草深。

(0)

寄呈天和尚及阿首座铁书记海侍者诸师

一辞峰上寺,远隔雁门师。

入社曾虚约,还山未定期。

有饥驱我拙,无计使人悲。

料得禅房里,同参品论时。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