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歌白苎水生凉,脉脉柔风送暗香。
记取郑公三伏日,碧筒徐吸紫霞浆。
才歌白苎水生凉,脉脉柔风送暗香。
记取郑公三伏日,碧筒徐吸紫霞浆。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的一处清凉之所——暑香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特有的景致与氛围。
首句“才歌白苎水生凉”,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凉之感。白苎,轻薄的丝绸,常用于制作夏季衣物,此处借指夏日的清凉。水生凉,形象地描绘了水边的凉爽,仿佛歌声中都带着丝丝凉意,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清爽与宁静。
次句“脉脉柔风送暗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芬芳。脉脉,形容风的柔和与轻盈,如同细语低吟。柔风,轻柔的微风,它不仅带来了凉爽,还伴随着淡淡的香气,这香气或许来自远处的花木,或是水中散发的清新气息,为夏日增添了一抹温柔与雅致。
后两句“记取郑公三伏日,碧筒徐吸紫霞浆”,则将思绪拉回到历史之中,引用了郑公在三伏天享受清凉佳酿的故事。碧筒,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具,多用竹筒制成,碧绿透明,与夏日的清凉相得益彰。徐吸,缓缓地吸入,这里既是对饮酒动作的描写,也暗示了享受这一时刻的从容与悠闲。紫霞浆,可能是指一种色泽如紫霞般的美酒,或是某种珍贵的饮品,其名本身就充满了神秘与诱惑,让人联想到夏日里难得的清凉与欢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引用,不仅展现了暑香亭夏日的独特魅力,也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清凉幽静的亭中,感受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暧暧云间月,圆缺自有时。
翩翩梁上燕,犹傍故巢归。
如何远游子,去去无返期。
别时春葩芳,今见秋叶飞。
洞房夜凄其,寂历生尘丝。
流萤入孤幔,蟋蟀鸣坐隅。
精诚感宵梦,会晤空斯须。
宁作清流源,不作浊水泥。
冰霜谅自保,兹怀君讵知。
河之水,何漫漫。昔与淮相安,今溢淮南岸。
淮流入江古未闻,河水一入江流浑。
清河之口渺无际,黄云浊浪相吐吞。
河滨居民危岌岌,门基水齧无墙壁。
旧时官路已成河,旋结颓茅蔽风日。
日食何能给烟爨,妻啼儿号常夜半。
相看朝夕难自保,流亡已遂惊鸟散。
曾闻三白兆丰馀,水及故岸蝗为鱼。
徵之近岁两无应,飞蝗江北江南俱。
蝗大发,害我禾。水大至,荡我家。明年水至将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