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暧云间月,圆缺自有时。
翩翩梁上燕,犹傍故巢归。
如何远游子,去去无返期。
别时春葩芳,今见秋叶飞。
洞房夜凄其,寂历生尘丝。
流萤入孤幔,蟋蟀鸣坐隅。
精诚感宵梦,会晤空斯须。
宁作清流源,不作浊水泥。
冰霜谅自保,兹怀君讵知。
暧暧云间月,圆缺自有时。
翩翩梁上燕,犹傍故巢归。
如何远游子,去去无返期。
别时春葩芳,今见秋叶飞。
洞房夜凄其,寂历生尘丝。
流萤入孤幔,蟋蟀鸣坐隅。
精诚感宵梦,会晤空斯须。
宁作清流源,不作浊水泥。
冰霜谅自保,兹怀君讵知。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忧虑。开篇“暧暧云间月,圆缺自有时”,以月亮的圆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接着“翩翩梁上燕,犹傍故巢归”,通过燕子的回归,反衬出远游子的孤独与归期未卜,情感层次丰富。
“如何远游子,去去无返期”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关怀与担忧。“别时春葩芳,今见秋叶飞”运用对比手法,将分别时的美好与重逢时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洞房夜凄其,寂历生尘丝”描绘了主人公夜晚独处的寂寞与落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流萤入孤幔,蟋蟀鸣坐隅”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精诚感宵梦,会晤空斯须”表达了主人公对相聚的渴望与无奈,梦境中的短暂相聚反衬出现实的遥远与不可及。“宁作清流源,不作浊水泥”则展现了主人公对纯洁与坚守的追求,以及对污浊现实的反感。
最后,“冰霜谅自保,兹怀君讵知”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对远方游子的深深祝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与抉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对比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