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课儿联·其三六四》
《课儿联·其三六四》全文
清 / 梁鼎芬   形式: 对联

春风标汉节;寒雪咽胡笳。

(0)
鉴赏

这句诗“春风标汉节;寒雪咽胡笳。”出自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梁鼎芬的《课儿联》(其三六四)。它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象与情感氛围。

“春风标汉节”一句,以“春风”象征着温暖、生机与希望,而“汉节”则代表了国家、权力或权威。春风拂过,仿佛在标榜着汉节的荣耀与尊严,暗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和平。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春风以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的祝愿。

“寒雪咽胡笳”一句,则通过“寒雪”和“胡笳”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肃杀、悲凉的氛围。寒雪覆盖大地,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而“胡笳”是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常与战争、离别等悲壮主题相关联。此句描绘了在寒冷的雪天里,胡笳声声,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哀愁与离散,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忧郁之情。

整句诗通过对比春风与寒雪、汉节与胡笳,展现了自然界的不同面貌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情感寓意。春风与汉节象征着国家的昌盛与和谐,而寒雪与胡笳则反映了战争与离别的残酷现实。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国家命运、个人情感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梁鼎芬
朝代:清

梁鼎芬(1859—1919),晚清学者、藏书家,广东番禺人。字星海,一字心海,又字伯烈,号节庵,别号不回山民、孤庵、病翁、浪游词客、葵霜、藏山、藏叟等;室名有耻堂、葵霜阁、栖凤楼、抗愤堂等。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曾因弹劾李鸿章,名震朝野。后应张之洞聘,主讲广东广雅书院和江苏钟山书院,为《昌言报》主笔。辛亥革命前有反帝主战思想。后任溥仪的毓庆宫行走。
猜你喜欢

临江仙.苏惠

锦上回文机上泪,行行织入香罗。

织成寄与窦连波。遥知兰阁畔,犹自蹙双蛾。

侬有艳情无艳福,盘中一曲愁多。

蛾眉生肯让人何。累他银烛下,和泪细唫哦。

(0)

满江红.愤懑

愤懑填胸,说不尽、许多烦恼。

缘底事、天涯远宦,劳人草草。

贾谊上书惟痛哭,杜陵寓蜀偏潦倒。

古今来、时数限英雄,知多少。耽诗酒,愁难扫。

订车笠,盟忘了。这世途滋味,几经尝饱。

腹剑肠刀猜不透,口糖齿蜜防须早。

莫嗤依、荣辱两无知,装憨好。

(0)

玉莲花·其二柬牧稀已,书此自鞫

爱锁情枷,何物天公铸造。重重叠叠相围绕。

一年好景,算愁多欢少。几时能够圈儿跳。

人寿无多,便等闲头白了。辜负香衾春不晓。

无聊无赖,偏怨春归早。明日落红慵重扫。

(0)

燕山亭.春阴

不是雨天,不是晴天,只是天低如晦。

谢了杏花,又谢樱花,花事尚余有几。

莺燕无声,惟有个、鹁鸠声碎。引企。

见修塔茂林,苍烟浓起。

镇日料峭东风,使游屐游骢,都无兴致。

抛毬约爽,斗草会闲,怎耐此时情味。

一酒一琴,聊伴我、海棠树底。感喟。

近薄暮、又将雨矣。

(0)

探芳信.丙辰人日葺薆园怀工部草堂

春来路。在杏萼梅梢,东风一度。

有多情燕子,探春对花舞。

招来旧雨与新雨,莫便分宾主。

快安排,茶臼诗筒,花间久住。游卷渺难据。

嘅人日草堂,五年未赴。今日嫩情,又阻浣溪步。

丽春更有花无数,再去寻工部。

自丁宁,未可芳期又误。

(0)

高阳台.悼亡,室人李慧,字淑芳,殁于光绪丁未十二月二十四日

枯柿翻风,残梅溅雨,黄昏不住啼鸮。

问卜琼茅,酸辛知是今朝。

卅年欢戚皆成幻,细思量、怎不魂销。

甚潘郎,皤然老矣,有涕如潮。

逢逢腊鼓催年亟,正鸾离珠镜,凤惨玉箫。

杳杳泉台,酒从何处来浇。

痴情欲把哀弦诉,算哀弦、诉也无聊。

尽灯前,四卷楞伽,诵到深宵。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