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畏溽暑,閒来北窗卧。
树木有繁阴,矧乃凉风过。
快哉一室间,清谣欲谁和。
万物何必小,天地何必大。
苟能顺其然,一气终不挫。
逍遥陶靖节,微官或求做。
李斯相秦国,黄犬意悲咤。
悠然望白云,孰可回吾驾。
长夏畏溽暑,閒来北窗卧。
树木有繁阴,矧乃凉风过。
快哉一室间,清谣欲谁和。
万物何必小,天地何必大。
苟能顺其然,一气终不挫。
逍遥陶靖节,微官或求做。
李斯相秦国,黄犬意悲咤。
悠然望白云,孰可回吾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里,诗人在北窗下悠闲地躺着,享受着树木间透过来的清凉微风。诗中“快哉一室间,清谣欲谁和”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惬意心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通过“万物何必小,天地何必大”这些哲理性的思考,诗人展示了一种顺其自然、不强求的生活态度。
然而,“逍遥陶靖节,微官或求做”一句,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对自由自在、不愿为俗世纷扰所累的一种向往。最后两句“李斯相秦国,黄犬意悲咤。悠然望白云,孰可回吾驾。”通过历史人物李斯和黄犬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与束缚的反思,以及对自由灵魂的向往。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哲学思考,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个人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