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洞山房杂咏为赵太史题五首·其三三山环壁》
《灵洞山房杂咏为赵太史题五首·其三三山环壁》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十尺幽轩锁碧桃,三山罗列画屏高。

登临忽忆吾家近,万仞扶桑压巨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壮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首句“十尺幽轩锁碧桃”,以“幽轩”点出居所的清幽,以“碧桃”象征生机与美好,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氛围。这里的“锁”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碧桃被幽轩环绕的情景,也暗含了一种被保护、珍视的感觉。

次句“三山罗列画屏高”,将眼前的景象比作一幅高悬的画卷,其中“三山”指的是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它们在这里被比喻成排列在眼前的画屏,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以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登临忽忆吾家近”,当诗人站在这样的美景前,心中不禁涌起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一句情感真挚,表达了人在异乡时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万仞扶桑压巨鳌”,以“扶桑”象征日出之地,寓意光明与希望;“巨鳌”则常用来形容巨大的支撑物。此句意在表达,即便是在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面前,诗人的心中依然有着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仿佛那片熟悉的土地,即使远在天边,也如同万仞之高的扶桑,压在心中,永不褪色。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家乡的深情回忆,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相见欢.赠吹箫女子

花枝灼灼难描。正垂髫。家住绿杨津畔、跨红桥。

眉峰秀。莺声溜。试琼箫。最爱猩唇轻破、小樱桃。

(0)

如梦令.二首,冬夜·其一

细雨丝丝宵永。风逗绣帷初冷。

兀坐掩屏山,嘹唳雁声难听。孤另。孤另。

最是烛残香烬。

(0)

水龙吟.元夜戏咏龙灯

雪晴冰泮春生,卧龙跃破重湖浪。

乘时送喜,灵光辉焕,人间天上。

舞榭春融,歌楼月满,尽怀欢畅。

听钲铫共奏,太平风景,尊中酒、休多让。

蓦地轰雷惊放。恣回旋、星流云荡。

沧溟望□,玉京应在,谁探珠藏。

瑞凤斜骞,祥鸾轻翥,竞呈嘉贶。

问何人、巧思飞腾神物,使行诸掌。

(0)

朝中措.咏水仙花

袜罗轻曳水波寒。纹石倚巑岏。

伴我孤灯细照,凭谁一曲轻弹。

金尊慢酌,清吟欲和,解语应难。

待到三更梦里,浮杯共渡江干。

(0)

疏影

闲庭翠暖。怪梧叶、无情先送幽怨。

敲响空阶,不管愁人,临风刚赋秋扇。

西风最惜分离苦,便尽日、萧萧深院。

自那时、蹙损双蛾,怎向这回重展。

休问年来憔悴,绿窗春去后,吟事都懒。

弄影银蟾,轻荡湘波,偏照天涯人面。

芭蕉叶叶篱边碎,又忍卷、珠帘重看。

便唤取玉宇春回,别是一番莺燕。

(0)

望海潮

濛濛疏雨,渐敲朱户,西风吹逗帘旌。

深阁昼眠,重帏暗锁,莺啼残梦偏惊。春尽絮飞轻。

共海棠落去,千片无声。

此际魂销,但将离恨寄春行。清池水上桥横。

被行人遮住,隔岸初晴。

斜日树边,檐前燕子,衔泥虚傍雕楹。人倚越山屏。

是为花憔悴,减却芳情。

冷落香篝,又随云想度长更。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