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春灯明,此乡何乡非我城。
物华满眼各殊态,月色映阶无限情。
梅花乍逢已烂熳,萱草欲发初分明。
却忆故园诸酒伴,锦屏围夜坐吹笙。
今夕何夕春灯明,此乡何乡非我城。
物华满眼各殊态,月色映阶无限情。
梅花乍逢已烂熳,萱草欲发初分明。
却忆故园诸酒伴,锦屏围夜坐吹笙。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郴州十三夜试灯》描绘了一幅春夜赏灯的动人画面。首句“今夕何夕春灯明”以疑问起笔,引发读者对眼前明亮春灯的惊叹,暗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次句“此乡何乡非我城”则表达了诗人对异地他乡的深深眷恋,将郴洲视为心中的故乡。
“物华满眼各殊态”写出了夜晚灯火阑珊下,各种景物在月光下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风貌,透出浓厚的诗意。接着,“月色映阶无限情”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的情感,月色与灯光交织,增添了无尽的情感深度。
“梅花乍逢已烂熳,萱草欲发初分明”两句通过梅花盛开和萱草初绽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家乡美好事物的回忆和向往。
最后,“却忆故园诸酒伴,锦屏围夜坐吹笙”收束全诗,诗人怀念起故乡的酒友,想象他们在锦屏下围坐吹笙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郴州春夜试灯的景象,融入了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富有情感共鸣。
叶公贤父子,清风何奕奕。
爱彼清风好,危楼高百尺。
来从玉宇远,照衣光可掷。
桂叶尚飘飘,蕙草下习习。
平生眼豁开,脱然凌羽翼。
对饮伴明月,故人念畴昔。
咏歌何穆如,援琴更幽寂。
慈乌绕难老,霅溪非其匹。
华阳三层上,松韵亦萧瑟。
平生少陵诗,佳处岂尽识。
何敢窥意韵,尚且昧形迹。
身到三川来,瞀瞀迷咫尺。
连天穹谷句,忘饥三叹息。
高高方若悬,下下仍如绩。
扶上而削下,乃在吾行役。
突然念此老,镕写不可极。
意中无遗境,象外有馀力。
后来群偷儿,蠹鱼恣口食。
安知九鼎珍,宜尔终身瘠。
此行敢告劳,顾影若有得。
不见水涨时,两眼犹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