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斸风烟不占多,春来物物是阳和。
极知山与诗为地,老去无诗奈若何。
手斸风烟不占多,春来物物是阳和。
极知山与诗为地,老去无诗奈若何。
这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清新脱俗。开篇“手斸风烟不占多”两字,描绘出春日里轻拂的微风与飘逸的云烟,给人以淡雅之感。紧接着,“春来物物是阳和”进一步渲染了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普照的生机勃勃。
诗人在“极知山与诗为地”一句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以及将这种美好融入诗歌之中的追求。这里,“山”不仅是指自然之山,更有诗意盎然、灵感涌动之意;“诗为地”则强调了诗与大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如同大地一般坚实而深远。
末句“老去无诗奈若何”流露出一丝对时间流逝和创作灵感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的忧虑。诗人在面对年华老去时,似乎有些无奈,但这种无奈并未显现为消极的情绪,而是表现出一种淡然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创作灵感可能随时间流逝而减退的深刻体会。
十年夫殁扃书簏,岁岁曝书抱书哭。
缥缃破裂方锦纹,玉轴牙签断湘竹。
孀妇义不卖藏书,况有孤雏是遗腹。
四壁涂鸦嗔不止,十日索墨五日纸。
学俸无钱愧塾师,线脚针头劳十指。
镫昏焰短空房黑,儿读无多母长织。
败叶走地风沙沙,检点儿眠听晓鸦。
成连入海不复返,人间尚有雍门周。
呼天抢地抱焦木,一鼓再弹双泪流。
晋侯清徵召祲禬,杨氏宫亡失行在。
五音升降得丧殊,何事民流角声败。
萧郎左卫本戎伍,能定明堂五行舞。
谁怜故器抱殷遗,遽使新声写淇浦。
开元供奉烧尾琴,上皇赐比双南琛。
梨园既散海青死,但留箧底空沈吟。
当年大合驾象辂,尚对皇娥鼓瑶素。
鼎湖龙去竟不还,自抱乌号哭晨昏暮。
毛甡家畜潞国弦,诸王颁在崇祯年。
欲遗太常共搏拊,天涯修阻思茫然。
从今《大雅》日淫漫,莫遣风流使中断。
他日相逢袁孝尼,愿得先传《广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