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夫殁扃书簏,岁岁曝书抱书哭。
缥缃破裂方锦纹,玉轴牙签断湘竹。
孀妇义不卖藏书,况有孤雏是遗腹。
四壁涂鸦嗔不止,十日索墨五日纸。
学俸无钱愧塾师,线脚针头劳十指。
镫昏焰短空房黑,儿读无多母长织。
败叶走地风沙沙,检点儿眠听晓鸦。
十年夫殁扃书簏,岁岁曝书抱书哭。
缥缃破裂方锦纹,玉轴牙签断湘竹。
孀妇义不卖藏书,况有孤雏是遗腹。
四壁涂鸦嗔不止,十日索墨五日纸。
学俸无钱愧塾师,线脚针头劳十指。
镫昏焰短空房黑,儿读无多母长织。
败叶走地风沙沙,检点儿眠听晓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去丈夫的寡妇,坚守着亡夫留下的书籍,生活艰辛但坚持教育子女的情景。"十年夫殁扃书簏",十年来丈夫去世,她独自守着满屋的书籍;"岁岁曝书抱书哭",每年都要晾晒书籍,一边整理一边痛哭。书籍破损严重,"缥缃破裂方锦纹,玉轴牙签断湘竹",暗示了生活的困苦和对亡者的怀念。
她坚决不因贫困而出售宝贵的藏书,"孀妇义不卖藏书",并且还要抚养嗷嗷待哺的孩子,"况有孤雏是遗腹"。家庭经济拮据,"四壁涂鸦"形容家中贫寒,孩子求学艰难,"儿读无多母长织",母亲一边织布一边照顾读书的孩子。夜晚微弱的灯光下,"镫昏焰短空房黑",她默默付出,"线脚针头劳十指",缝补衣物,维持生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寡妇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孩子的深深爱意,感人至深。郑燮的这首《抚孤行》体现了清代社会底层妇女的坚韧与温情。
稚年曾未睹风标,瀚海初闻拔俊髦。
国子先生曾并席,蓬莱学士看挥毫。
量涵万顷沧溟阔,气吐千寻太华高。
述性妙思穷孔孟,指南馀藻屈雄褒。
谈经落落鉴遒铎,飞步仙仙踏海鳌。
忠力敢前轻履尾,刚肠一决快吹毛。
归来有意成陶赋,谪去无言吊楚骚。
志不下人宁碌碌,时非知我但嚣嚣。
吴江春水寻幽寺,越岭秋风听怒涛。
宣室鬼神灵语断,长安钟鼓梦思劳。
广陵南隔迷桑梓,泗水东来照节旄。
威憺四隅消警吠,惠流比屋乐耕缫。
真仙应祝通时泽,朽骨平冤息夜号。
潇洒幅巾忘梦觉,清凉丈室笑熏膏。
淮阳大节孤尤峻,吏部雄材晚更豪。
滥使执经称弟子,虚烦解榻下功曹。
曾迷马祖山前鹿,顿悟华亭水底篙。
细札忽闻更屏翰,高牙俄见列弓刀。
照回天子今方晤,怒拂龙颜昔未遭。
屈指陪京非久驻,太平功业待伊皋。
《送孙莘老移知南京》【宋·曾丰】稚年曾未睹风标,瀚海初闻拔俊髦。国子先生曾并席,蓬莱学士看挥毫。量涵万顷沧溟阔,气吐千寻太华高。述性妙思穷孔孟,指南馀藻屈雄褒。谈经落落鉴遒铎,飞步仙仙踏海鳌。忠力敢前轻履尾,刚肠一决快吹毛。归来有意成陶赋,谪去无言吊楚骚。志不下人宁碌碌,时非知我但嚣嚣。吴江春水寻幽寺,越岭秋风听怒涛。宣室鬼神灵语断,长安钟鼓梦思劳。广陵南隔迷桑梓,泗水东来照节旄。威憺四隅消警吠,惠流比屋乐耕缫。真仙应祝通时泽,朽骨平冤息夜号。潇洒幅巾忘梦觉,清凉丈室笑熏膏。淮阳大节孤尤峻,吏部雄材晚更豪。滥使执经称弟子,虚烦解榻下功曹。曾迷马祖山前鹿,顿悟华亭水底篙。细札忽闻更屏翰,高牙俄见列弓刀。照回天子今方晤,怒拂龙颜昔未遭。屈指陪京非久驻,太平功业待伊皋。
https://shici.929r.com/shici/KrCdwq.html